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绿血 !
餐桌上,乔怡问廖崎:“你写过一部小说?”
廖崎喝了两杯酒,脸微微发红:“我假如有空,倒真想把咱们八个人那场奇遇写成小说!可就是太忙”
“你先回答我,你有没有写过一部十五万字的小说,三个月前寄到我们出版社?”
“真要把咱们那段经历写出来,准能在咱们这一代人里收到三个‘f’的反响。”廖崎仍延续着自己的思路“情节现成,人物现成,构思也有了”
“读者也有了,”萍萍笑道“就是还没有写!”
杨燹捅了廖崎一拳:“你小子还是那么口若悬河!”
女服务员来上菜,看见了西装笔挺的廖崎,为优待这位“体面人物”她转身把录音机的音量开大了一倍,整个店堂的空气都震得发颠。
廖崎忍无可忍地晃晃头:“是否让他们换一盘磁带?这哪是音乐?要我命了!”
“行了,了不起!别处处显示你比别人高雅。存在的都是合理的。交响乐不能代替流行歌曲,何况贝多芬死了一百多年,邓丽君还健在。”杨燹说着,又把脸转向季晓舟“你说呢,晓舟?”
季晓舟微笑:“我的鉴赏水平跟我胃口一样,不挑食。没有好的,粗茶淡饭一样吃得香。”
乔怡却笑不出来,她该把小本上最后一个名字也划去了。这部写得不坏的小说居然无人认领!难道她回去跟主编说:“这位作者叫‘谜’吗?”
乔怡,你这个见习编辑首战败北。连作者都找不着,这怎么说得出口?人们会说:“什么组稿,她会男朋友去了!”可你怎么对大家解释?他们用衷心祝福的目光送你踏上这趟旅途,一个二十九岁的姑娘未婚,似乎成了大家的过错。
要不,你就老实向人们宣布,你爱的那个人跟另一个姑娘结婚了。这有什么?你还喝了他们的喜酒。就怕你到时做不出那副玩世不恭的脸子。你那时笑得准比哭还丑
乔怡抬起头,看见杨燹正担忧地盯着她。大家都在盯着她。她慌忙把酒杯递到嘴边。
邻桌闹哄哄的,一堆乱蓬蓬的头发忽聚忽散。“活着有啥搞头?!”那穿横条花毛衣的小伙子一口一个“日他妈”尽管脖子上挂着十字架。一桌人脸上都显出可笑的悲哀。
“到哪个单位都摊着巴掌问你要文凭,日他妈,掏茅厕没得文凭也不行!天天晚上补初中,日他妈,该娶婆娘的岁数还跟那些屁毛壳儿一起背x+y”
伙伴们用半醉的舌头附和着:“没得文凭,怕是没哪个婆娘跟你”“背时活着有啥搞头!”小伙子说着,急匆匆奔出门呕吐去了。
廖崎嫌恶地扭过脸,萍萍也怨道:“怎么遇上这帮鬼”
“了不起,你们毕业分配如何?”杨燹问道。
“暂时还没定,不过人人都在找路子。”
“你不用找,优等生。”杨燹说。
季晓舟关切地向前倾着身子:“你打算去哪儿?”
“去哪儿?”萍萍斜着下巴,一副怪样“北京那么多体面单位还不够他挑?要嫌那还不够高级,还有美国、意大利、法兰西!”萍萍不动声色地微笑着“将来人家是什么新秀啊、明星啊,我们也少不了沾光!(她不理会季晓舟的制止)到时候,他想起你季晓舟的时候:‘对,想起来了,是有这么个三毛。咳呀呀,那家伙拉琴比木匠拉锯还卖劲儿!’”
廖崎垂下眼皮,季晓舟红了脸。乔怡在桌下狠狠踢了萍萍一脚。
“踢我干什么?我还把他往好处说了!这家伙(她指着廖崎)从穿开裆裤那时就没拿黑眼珠看过人!”
杨燹只顾大嚼,忽然爆发性地大笑起来,笑得店堂里的人都往这边看。
“没法子,”杨燹笑毕,拍拍廖崎“老天爷给了你这么好的皮儿,又给你这么好的瓤,这运气让谁摊上就得学乖点,不然就得挨揍!因为你的存在本身对别人就是一种嘲笑。”
廖崎沉默,须臾又仰靠在椅背上。他想,假如一个人有幸在生和死的分界线上站一会儿,在一种绝对孤独和无望的景况中待一会儿,他就获得了类似动物反刍一样的机会,呕出过去生活的所有细节,再咀嚼品味一番。看着季晓舟重新缝补后的嘴唇,他时时想起自己伏在那瘦削的溜肩膀上的情景。这还不足够鞭挞他素来的骄傲吗?何况他有了三个月时间用来静思:为了脊椎复位,他困在病床上,浑身能动的只有思想
乔怡开始同情廖崎了,她觉得在这聪明的大孩子身上,已经发生了某种变化。她为他求情似的扫了一眼众人,但她立刻发现大家的眼里也都满含温存。在座的人都爱他。怎么会不爱他呢?会有人不爱一支尽善尽美的奏鸣曲吗?他就是一支那样的曲子。乔怡同样理解大家,因为他曾伤害过他们,所以他们不肯明白地承认对他的爱,而对他取一种玩笑式的嘲讽,打趣般的报复。他只要仔细在每个人眼底寻找,就能找到他期冀的理解。
“我想”廖崎坐直身体“毕业后仍回部队。”
萍萍“哦”了一声,然后看看大家。那意思在说:这家伙怎么啦?
乔怡笑道:“宣传队那院子已经拆了。”
“我可以到军区歌舞团,晓舟不是在那儿吗”
萍萍瞪眼道:“你好接着欺负我们晓舟啊?还有完没有?”
大家哄笑起来。
“你真的回来?”季晓舟顿时激动得只剰半个屁股在椅子上。
“我不是头脑发热,或借着酒劲儿来这儿许诺算了,你们谁有烟?”
杨燹掏出烟:“新学的?表示忧郁的道具?”
“别理他们——你说毕业后回来?”季晓舟怎么了?絮叨得象个小老太婆。
“我已向校党委打了书面报告。晓舟,咱们今后”他吞吞吐吐地说,他怕眼下所有的话都会引出反效果。
季晓舟弓着颈子,用嘴唇探索着酒杯,下意识地一小口—小口地呷着酒。萍萍优心忡忡地注视他
这时店堂门口又进来几个年轻人,看上去不过二十岁左右。其中四个少女象竹笋一样亭亭玉立,柔弱娇嫩。两个小伙子显然在充当“骑士”一进门就替她们占了座位。他们大声谈笑,话语中显出他们的类别:一个骑士言必称尼采,另一个大谈罗丹、米开朗基罗、梵高与修拉!四个姑娘动辄“诗经”、“子日”、萨特与弗洛伊德。他们的谈话居然能够互不相干,天上一句,地下一句,只管把时髦的论点尽量发挥,使得那桌“时装青年”有关“活着有啥搞头”的讨论戛然而止。似乎整个店堂由于他们的到来变得亮堂了,也变得怯生生的了。他们生而逢时,浑身有一种隽永灵秀之气。那些稚气的脸,那些快活透明的眸子,表示他们和苦难、罪恶隔得多么远。他们都别着校徽。美术学院的小家伙竟把校徽别在牛仔裤后兜上。
“还差两把椅子。”一个姑娘娇声道,两位骑士争相效力。
“劳驾,这椅子你们不用吧?”
没有应声。那帮人已喝得酒足胆壮,一个个直着眼看着大学生们。
“对不起,那我搬走了”大学生仔细地聚起笑容。
或许是这过火的礼貌惹恼了他们,挂十字架的小伙子忽然将两腿往空椅子上一搁。文明和粗野对峙。“简直象野人!”那边的女大学生在往火星子上泼油。“十字架”垂着眼皮,不动脚也不还嘴,表现出那种江洋大盗式的涵养。
“喂,”杨燹招呼他们“这儿有空椅子!”他把大家放衣服挎包的椅子抽出来。
大学生乐得免战,店堂里恢复了太平,录音机里的歌星又唱回来:
天上的星星为何象人群一样拥挤?
地上的人群为何又象星星一样疏远
一直发呆的季晓舟突然站起,端着杯子“来,咱们干杯——为廖崎将载誉归来,为我即将即将卷铺盖开路!”
听到这话,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顿时,萍萍脸色变了
前天晚上,黎副团长来找季晓舟。
“他不在,练琴去了。”萍萍预感到老头儿有什么话要说“出什么事了?”
黎副团长期期艾艾地说了团里让季晓舟改行的决定,并让萍萍做做他的思想工作。
“这怎么让我张得开口!怎么让我把这话告诉他!”萍萍气急败坏地嚷着。
“没法子,精简名单是团党委定的。”黎副团长也五内俱焚。
萍萍流泪了。她知道事情不会再有转机,但仍然徒劳地对黎副团长絮叨:晓舟如何爱音乐,没有一个人比他更死心踏地地爱这一行;没有一个人肯为那把破琴服那么多年的苦役;他的生命就靠那四根细细的弦系着,那干巴巴的琴声就是他的极乐世界萍萍哭着,说着,但她该控诉谁呢?
黎副团长走了。萍萍叩开各位领导的门,就差给他们跪下,对他们喊:别把他和那把琴拆开吧!他从来不麻烦你们,以后更不会麻烦任何人,他只要有把琴但她没有这样喊。妻子要维护丈夫的尊严。
精简的事很快传开,所有人都用怜悯的目光看着季晓舟照旧按时抱着大提琴到角落去拉——只他一个人蒙在鼓里。萍萍但愿他晚一点知道,让他再安安稳稳拉几天琴这琴声甭管怎样不悦耳,它毕竟是最后的曲子啊季晓舟僵直地站着,大家也显得和他一样发僵。
“来,喝!”季晓舟忽然添了豪气“你们怎么啦?怎么不喝?”
萍萍撑持不住,将杯子顿在桌上,随即跌坐下去。她不敢看晓舟,只轻声问道:“是谁把这话告诉你的,谁这么多嘴?”
季晓舟笑笑:“从明天起,我就不用再练琴了。”
“到底是谁告诉你的?!”萍萍进出哭腔。
杨燹带头喝干了酒,接着是廖崎。
季晓舟却滴酒未沾:“谁告诉我的有什么关系?这还用谁告诉我吗?萍萍,就从你眼睛里,我也知道我不行。你却常对我说:拉得好一点了。你眼睛不象你的嘴那么爱撒谎。”他笑笑“我已拼出全身力气来练琴了,可是,就象廖崎早就说过的——我和音乐发生了一场严重误会。”他又转向廖崎“你很有远见,现在大可不必这样不安。”
沉默。仿佛空气也变得凝重起来
季晓舟慢慢坐下,接着说:“从明天开始我不用练琴了。其实我比谁都明白,我不行。可我总希望长久的辛苦忽然在某一天结出意外的果实。即便不会有那种侥幸,练,总比不练强。我想得很少,希望也很小,只想劳动和收效相等,只想勤奋能让我每夜都心安理得地睡觉。可是不行事实最终证明我不行。减掉一把不称职的大提琴,不是最天经地义的事吗?你们不必为我难过,不必想法安慰我。”
大家第一次听见季晓舟说这么多话,过去他们甚至认为他迟钝至极。看来并非如此,他的敏感被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所包裹,这就是他生来俱有的责任心。他此刻的神情是复杂的:不仅仅是痛苦,还有对音乐深深的眷恋,以及终于得到解脱一样的舒松感。他十分明白自己的能力,他曾为能力低于别人而玩命练琴,这对他毕竟太苦太累了。他之所以没有碰鼻子拐弯,只因为乐队里还需要他那一点点音量,这一点点需要被他视为神圣的责任。而现在不再需要他了,他从此坦然,或许还有几分庆幸,因为他不必再为自己的琴声自卑了。他已尽自已的最大力量,完成了与那个集体的契约,完成了与自己的良心、责任感的契约。所以他并没有象人预料的那样一蹶不振。
“那以后以后你做些什么?”廖崎问。这声音躲在深深的自责后面,似乎晓舟的不成功是由于他的过错。
“以后?不知道服从分配。还能怎样?我咋天晚上把那把大提琴里里外外擦干净了,今天已交出去了。”
他说得很轻松。其实在擦琴时,他看见琴马下积起的厚厚一层松香,看见琴弓被手指捏出的两个浅槽,他委屈地流了许久眼泪。他抱着琴,悄没声地坐了整整一下午。他想,假如有人早些告诉他:“滴水穿石”的名言不是绝对的,也许不至于受这样长久的折磨——自尊心被折磨得遍体鳞伤
他爱这把快拉破的琴!但这最真实的理由却最不能成其为理由。他爱音乐,却从没有得到它的青睐。他被减下,这是最明智的决定,又是最不公道的裁判。他委屈,但他从来不怨怪任何人。他在与琴默默告别时,努力说服了自己。他没有再拉它,整整一下午都没有让它再发出一点声响,仿佛他所有的情感都凝聚在那薄薄的共鸣箱里,一碰琴弦就会喷涌而出,不可收拾。他把擦干净的琴轻轻放进琴盒,庄重得象给一位最亲爱的人入殓
季晓舟饮干了杯中的最后一滴酒。
这时萍萍反倒没有一点声息。多日来她所有的担忧,准备了一肚子的安慰,此刻却一句也不需要了。一切竟是这样简单。这个溜肩膀,看上去不堪一击的“三毛”竟如此坚强。而她却终于挺不住了,把头依在乔怡肩上轻泣。
季晓舟的左手又在那样下意识地模拟揉弦动作,忽然他停住了,笑笑道:“没有琴,我一点也不习惯就象一下子什么也没有了。”
录音机里不合时宜地放着一支轻佻的歌:“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
廖崎下意识地捂住耳朵。乔怡看见他口袋里露出一只袖珍录音机,便对他道:“把你那高雅的放放吧,——你不是在演出前用它陶冶情绪的吗?拿出来,跟邓丽君摆摆擂台!”
杨燹伸手从廖崎衣兜里掏出录音机,挤挤眼:“‘老贝’的,还是‘老柴’的?我去和服务员交涉,撤了邓丽君”大家都努力改善气氛。
“不,”廖崎捺住杨燹的手“这里面不是”
“是什么?是某个姑娘的悄俏话?”杨燹揶揄道,他取出磁带跟女服务员交涉去了。邻桌那些人正与邓丽君合唱:
送你送到小村外,
有句话儿要交代
廖崎不安地等待杨燹的交涉结果。
“时装青年”边唱边扬长而去,一路把他们喝完的酒瓶当足球踢,踢碎一个立即爆发一阵狂笑,喝彩。招待员姑娘早躲得不见影了。他们跌跌撞撞,顺便绕个弯,把大学生的桌子险些掀翻。只听女大学生尖叫一声“哗啦——”盛啤酒的塑料桶倒了,带泡沫的液体飞溅四溢。
大学生们一刷齐地从桌旁站起:“臭流氓!”
“十字架”定了定神,似乎在调整两眼的焦距:“哪个是流氓?”潜伏着的报复心理迅速炸开“哪个是流氓?咹?”他象一口袋面粉似的向前栽去,随即矗到大学生鼻子下面。
大学生们正气凛然,同时把姑娘拉向身后,用身子护住她们。而这动作恰恰使对方丧失了最后一点理智,挂十字架的小伙子叉开双腿,阴沉沉笑道:“老子们怕啥?!告诉你,街这头是医院,街那头是公安局,揍死了老子陪你进停尸房!我一命换你个大学生,你想哪个赚了点?”话音未落,便揪住最前面一个大学生的衣襟,一拳砸去。对手依仗清醒,赶紧闪开。他扑了个空,胳膊反被另一个大学生拧住。正当双方闹得不可开交,杨燹突然插到两彪人马当中。他比所有人都高出一截,象堵墙似的隔开了他们,并将那小伙子的手臂扳下来
“听我一句咋样?”杨燹用那种挺在行的口气说道。
小伙子看看这个高他半头的军人,服帖了。
“这年头你以为还靠攥拳头,攒虚劲?快回去吧,以后多用脑子,少用拳头。”
他们败阵似的走了。快到门口时,那小伙子松开拳头,扔下一枚校徽,同时吮了吮被校徽别针刺破的手心。
风波平息,杨燹回到桌边。刚才那一番干戈,把邓丽君也吓哑了,喇叭里沙沙作响。
突然,一声浑浊低沉的长音,从喇叭里传出。众人都吃惊地望着廖崎——这是哪家的“经曲”?
廖崎却注视着季晓舟,满身不自在。这曲子被无数莫名其妙的杂音所覆盖,时隐时现。时强时弱。虽然极不清晰,季晓舟还是听出来了,那是他几年前拉的一段练习曲。他困惑地看着廖崎,后者惭愧地笑了笑。
“说实话,晓舟,那是你在我窗外拉琴时,我把它偷录了来的”他难为情地说。
的确,当初他录这段琴声是想当众出季晓舟的洋相,并证实自己对他的一贯刻薄是有理由的,但他一直没找到恰当的机会。在上前线之前他把自己的“财产”都寄回北京,此后也就忘了这桩事。当他从战场回来,在做脊椎复位治疗的漫长时间里,只能一动不动地躺在病床上听音乐,他忽然听到了这一盘。头一次,他是带着几分戏谑,强扭着自己听完它的。然而。他从这粗糙的琴声中仿佛发现了什么,也正是这粗糙的琴声对他的良知来了一番矫正,并从琴声里完全理解了季晓舟
但这个痛苦的过程,他如何向战友们叙述?
季晓舟被自己的琴声弄得困窘不堪。那不是音乐,而是一个人在坎坷的路上艰难地爬行
廖崎承认它作为音乐来说是太不完美了。但音乐是什么?不只是巧妙地拚在一块的音符,不只是演奏它时精湛纯熟、天衣无缝的技巧,而重要的是人格。他把这盘磁带转录到卡式磁带上,带在身边,不时默默地听它。他认为自己所缺乏的正是季晓舟在琴声中体现的宽容与坚韧——一种趋于完善的人格。一个乐队指挥没有对人、对于人生的热忱,再高的才华也不可能对社会有所裨益。他领悟这个道理,差点把命都搭上了。
众人默不作声。但廖崎相信他们会理解自己的。琴声虽不悦耳,却叫人感到心里踏实。
店堂里渐渐空了。只剩一桌军人和一桌大学生。大学生们的话题是“毕业论文”、“答辩”、“学位”等等,说到兴头上往往用一两句外语,祖宗的语言已不足以表达他们踌躇满志的心境。忽然,一位姑娘叫道:“这店堂里的音乐怎么这样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