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生娃是国之大事 !
求书,找书,请发站内短信给管理员,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晋江文学城独家发表。防盗比例50时间为24小时。唐宛宛被接进慈宁宫太后一下子有了精气神让嬷嬷丫鬟先去打点,随后领着唐宛宛去了后殿的水阁。水阁南北有山阻隔东西两向大敞风可直贯而入佳木繁茂湖风习习正是个避暑的好地方。
老太后指着枝头笑得直眯眼:“这是侍鸟太监们这几日调教出来的,宛宛丫头你瞧瞧?”
枝头上横着一根细细的竹栖木,两只鹦鹉站在上头一红一绿,各个神气活现,连尾巴上的毛都打理得根根油亮,可见是太后娘娘的心头宠。
荷赜姑姑朝一旁的小太监点了点头那太监啪啪击了两下掌,两只鹦鹉便一鸟一句开始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吾家孩儿带笑颜”
“宛宛丫头哪哪儿都好”
“太后娘娘好喜欢”
一鸟一句接着唱了下去,虽然怪腔怪调的中间还有几句串了词却也不妨碍唐宛宛笑成个制杖。
唐宛宛笑了好半晌笑得眼泪都出来了,直到两只鹦鹉唱完了她才意识到周围静悄悄的太后娘娘一脸慈爱陛下端着一杯茶小口地抿身边几个嬷嬷虽面上含笑却也是看她而不是看鹦鹉的至于丫鬟更是垂首敛目一声都不会出。
笑得这么肆无忌惮地只有她一人,唐宛宛涨红了脸,以“啊哈哈哈”几声干笑结了尾,乖乖站好请罪:“臣女失礼了。”
“专门调教它们就是为了逗你笑的,如何笑不得?”老太后摸摸她的小脸,说的话让唐宛宛松了一口气。
太后娘娘一向养尊处优,吃过午饭就容易乏,晏回叮嘱道:“母后歇个午觉,儿臣尚有要事没理完,先行告退。”
唐宛宛眼睛一亮,忙起身行福礼,“恭送陛下。”声音里有抑不住的笑意冒了头。
她自以为态度妥当,然而晏回这等人精如何辨不分明?闻言,晏回收住步子转回了身,咂了咂这话的味道,微一琢磨便明白了,眉梢微挑,定定瞧着她。
唐宛宛一脸茫然:“陛下您还有事?”
“不是说有课业要做么?”晏回淡声道:“此处人多,易分神,不如与我同去书房。”
唐宛宛一下子傻了眼,呆了一息功夫,干巴巴应了声“好”。
晏回看着她慢吞吞背起书袋,挪着步子跟在自己身后的傻样,不着痕迹地扯了扯唇,头回发现自己也是有恶趣味的。
御书房并不算大,入目便是几个贴墙的博古柜和满满的书,主位之上摆着一张黑漆描金的长桌。左右两边各有几张小小方案,是平时陛下与朝臣议政时用的,却因臣子是席地而坐,这方案很是低矮,要想写字怕是得弓着腰。
道己正在犹豫,却见自家主子十分自然地指了指手边的空地,说:“在此处添一张桌子。”
道己明知这不合规矩,却也不多言,吩咐小太监挪桌子,摆在晏回身后一尺的位置。这个位置也有讲究,既显出了尊卑,也方便陛下扭头就能看见姑娘。
唐宛宛战战兢兢坐下,掏出书本和笔墨纸砚,研墨的手都是抖的。
站在陛下身后打扇的道己偏着头瞧着一旁伏案写字的姑娘,打扇的动作不妨碍他走神,心下默默感慨:自陛下登基八年来,进过这御书房的人不下百数,有听政议事的当朝肱骨,有唠唠叨叨的言臣谏官,有寒门恩科出身入了潜渊阁的新臣,也有痛哭流涕求陛下饶命的佞臣贼子。
总之来这御书房的都是做正经事的。
道己这还是头回瞧见进御书房补课业的,怕是大盛朝二百年来都是头一遭。若是被后宫那几位娘娘瞧见了,怕是得气出个好歹来。
陛下如此看重姑娘,道己更是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应对,一会儿小声问问:“姑娘要吃什么茶点?”
又过一会儿,见唐宛宛手边的顾渚紫笋茶一直没动过,又小声问问:“这茶可是不合姑娘口味?换成花茶如何?”
一会儿瞧见唐宛宛揉了揉眼睛,道己又凑上前去问问:“姑娘可是乏了?不如停一会儿歇歇眼?”
唐宛宛一概以“不敢劳烦公公”回复,道己还在琢磨有什么能送出去的好意,回头便见陛下蹙着眉尖,冲着他挥了挥手,叫他退下了。
道己心中哀叹:怕是主子在嫌自己话太多。
历来帝王心防都重,如今朝中局势复杂,晏回更甚,除了道己和另一位跟了他十几年的近侍,从不许任何人进御书房。
此时道己一走,御书房只剩下两人,仿佛空间一下子小了大半。唐宛宛有点紧张,紧张了一会儿见陛下也没怎么着她,又把心神放回了课业上,连猜带蒙地释了几句,忽听身侧传来一声低笑:“不懂?”
唐宛宛啪一声掉了笔,纸上染了一滩墨都无暇在意了,涨红了脸,又不敢不答,只好认怂:“确实不懂。”
晏回又问她:“不懂为何不问?”
唐宛宛瞅着他,心说要是在我家我肯定问啊,问我爹娘哥哥嫂嫂随便哪个都行啊!
她正这么想着,却见晏回将唐宛宛的桌子往他那边挪了挪,紧紧挨着晏回的书案放下了,一条缝都没留。然后拿起书本,一句一句地给她释义。
唐宛宛知道自己悟性差,往往听三遍才能记住,忙提笔将他说的重点都写在纸上,尽量一字不漏。
晏回放慢语速仔细地讲,偏过头瞧了一眼,见她纸上的墨色越来越浅了。这漆烟墨原本颜色深重,如何会越写越浅?正疑惑着,却见唐宛宛拿羊毫蘸了些水,调进了本就色浅的残墨里,搅和了两下继续写。
晏回:“这是在做什么?为何不重新研墨?”
“研墨浪费时间啊。”唐宛宛眨了眨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挺认真地给他解释:“研墨起码得一刻钟,有这功夫都能写完好几页了。”
所以就这么添点水?晏回眼角直抽,长臂一伸取过她的砚台来,拿起墨条开始研墨。手腕微动,快慢适中,确实是把研墨的好手。
“陛、陛、陛下?”唐宛宛吓得肝颤,虽说她进宫没两回,可也知道让陛下服侍她写字简直是大逆不道的重罪啊,真怕外边走进个什么人来撞见这一幕,立马把她拖出去斩了。
可她一个小虾米又不敢推拒,只能艰难地把视线挪回到课业上,战战兢兢继续往下写。还在心中默默为自己抹了一把眼泪:她发现自从她摊上这事,也不知怎么的,忽然就有了这结巴的毛病,但凡遇上与皇家相关的事,说话总是打磕巴。
虽说自己以前就不是个伶牙俐齿的姑娘,可也从没有结巴过啊!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她与陛下八字不合啊!
晏回拿着墨条研了几下,停了动作,觉得手感不对,上等的漆烟墨应该顺滑细腻,无杂且不晦涩,而砚台中的墨汁却连点光泽都瞧不出来,出墨也慢。便问她:“你这墨是什么墨?”
唐宛宛仰着头,喏喏答:“就是一般的墨条。”
“用朕的。”晏回从自己的书案上另取过一根墨条,这墨条泛着紫玉光泽,其上隐有淡淡清香,上头雕着的龙纹十分显眼,不用明说也知道是皇家专用他取来的端砚上头倒是没有龙纹了,却有浮雕的“文和”二字,这是晏回登基后改的年号。
唐宛宛又是眼前一黑,“大逆不道”一词如天雷般连番劈在她脑门上,直想捧着自己的小心脏赶紧逃回家去,总觉得这趟进宫跟在断头台走了一遭似的,回了家怕是得在床上躺三天顺便喝三天的压惊养神药才能缓过劲来。
还写个鬼的课业,全程都是陛下讲什么,她照着写什么陛下说她哪句写错了,她就按他的话一字不落地改过来。
陛下还问她:“你为何总写错字?”
唐宛宛:“”因为我肝颤啊!!!
可在坊间传闻中,唐家却是名声不小,常被提起的有这么几条:唐家的姑娘好命唐家的姑娘旺夫旺子旺宅唐家是被送子观音娘娘庇护的唐家的姑娘好生养
唐夫人一向清楚这些传闻,总觉得自家姑娘传出这般名声不太好,说“好命”“福气”也就罢了,竟还传出了“好生养”的说法,又将未出阁的姑娘置于何地?
可唐家人丁兴旺是事实,子孙满堂也是事实,自然管不住别人的嘴。尤其他们这嫡系一脉,如今老太爷和老夫人还在世,公婆身体康健,唐夫人的嫡长孙都已经入学堂了。
这么算算便已经是五世同堂,再加上大房三房四房嫡庶,族谱摞起来足足有半人高。若是再把老太爷的几个弟兄和唐家嫁出去的姑娘通通算上,估计京城十分之一的人都与唐家沾亲带故。
前些年唐宛宛的太爷爷过八十大寿,进去磕头的小辈要子辈、孙辈、重孙辈、重重孙辈这样的辈分排成行,光是唐宛宛同辈的重孙一个院子都挤不下,成了京城一大盛景。
钱岳胡明闰棉侯唐,大盛建朝起的八大世家,这二百年过去了,你大街上寻个人问问,有几个听过的?除了岳家和侯家勉强能看,剩下的都已没落了。
唯独唐家,成了大器的男儿挑不出几个,如唐大人这般入朝为官的已经是其中最有出息的了。唐家跟别的世家一样家道衰落,可如此枝繁叶茂人丁兴旺,整个京城都寻不出几户。这样一来唐家便越发显眼了。
唐家的女儿闻名京城,不是因为出身好天子脚下,唐家这样的身家丢进水里都不定有个水花
也不是因为模样标致谁家挑媳妇只看这一条的?
更不是因为德才兼备都是娇生惯养出来的姑娘,瞧瞧唐宛宛,这条不提也罢。
单单有一条就足够她们闻名京城唐家的女儿都好生养,还各个富贵命,摆在家里都能当吉祥物。
比如唐宛宛的大姐唐金儿,是五年前被镇国公府大夫人三催四请娶入府的。那时镇国公府的老夫人重病,老人家临去前的心愿就是看着最疼爱的小孙子成亲。国公府大夫人满京城挑命格好福气旺的姑娘挨个合八字。结果唐家大姐刚过府,他家老夫人的病就有了好转一年后抱上了龙凤胎,一身富贵病彻底好了。
再比如唐宛宛的二姐唐玉儿,三年前嫁入了刘将军府,此后边疆竟没生过一场战事,相公没再上过战场,连前些年被误会“战死沙场”的公爹都好生生的回来了,直叫一家人又惊又喜。
这些坊间传闻在众口相传之中多多少少失了真,其中有多少喜事是因唐家姑娘的福气带来的,这谁也说不清,毕竟“福气”本就是一种玄之又玄不可捉摸的机缘。然而提起唐家的姑娘们,总是与这些喜事分不开,又有得道真人批命“唐家姑娘旺夫旺子旺宅”的说法,这些事听上去便更可信了。
然而再多的传闻都跟唐宛宛没关系。
“生娃娃?”唐宛宛哆哆嗦嗦吐出这三个字,倒抽了一口凉气,只觉欲哭无泪。
“娘你没教过我怎么生啊啊啊,我不会生怎么办啊?会被太后、太上皇、陛下还有各大妃大小嬷嬷穿小鞋的吧?”
唐家二姐捂着嘴咯咯笑了,含嗔带笑地白了她一眼:“瞧你说的!如今后位空悬,帝王家向来子息不盛,如今这位更是即位八年无子,你进了宫就是香饽饽,上头三位主子都得把你当成眼珠子护着,谁敢给你小鞋穿?”
唐宛宛打了个哆嗦,泥猴似的扑到唐夫人怀里:“我不想做眼珠子,我想留在家里做娘的小棉袄啊。”猛地想起了一个救星:“婚约呢我那婚约呢!我是有婚约的姑娘!他们凭什么让我进宫!”
这大热天儿的,唐夫人把她从自己身上扒拉下来,此时她自己心中都没个谱呢,也顾不上训唐宛宛这站没站相的样子了,揉了揉眉心道:“你前脚刚被轿子抬进宫,冯家的后脚便上门来解了婚约,从他们那边寻了个过错,不碍你名声。”
提起这事,唐夫人还是脸色不佳,咽了一口茶才勉强把这口气咽下去。
前几天唐老爷还想着赶在圣旨下之前快点把宛宛嫁出去,谁知皇家的意思还没明着显出来,冯家先上来退婚了,直把唐夫人气了个半死。
“冯家上门退婚?”唐宛宛眼睛一瞪,漂亮的杏眼里闪过恼羞成怒:“啊呸!冯知简上个月还来信说此生非我不娶呢,奶奶个熊他扭头就变卦?”
“你跟谁学的这粗话!”唐夫人一拍桌子,转念更怒:“冯知简竟敢私信于你!堂堂京城四君子之名,竟如此不懂规矩!”
唐宛宛缩成鹌鹑状,撅着嘴嘟囔:“我这不是头回收情书,特别新鲜嘛”被唐夫人瞪得收了声。
“行了行了,这事儿不已经掀篇了吗?还提他作甚?”唐家大姐无奈地插进话来当和事老:“想想小妹这事该如何才是正理。”
是了,此事还能细细揣摩太后的意思。唐夫人颦着眉尖,在心头细细思量。
宛宛跟冯家的亲事本都定好今年秋时了,谁曾想这时候冲出个拦路虎来,太后娘娘对宛宛是什么心思偏不说明白,赐下的妆奁又弄得人心慌。
若是太后娘娘对宛宛不满意,这还好,另寻一门亲事也就是了可若是留宿宫中和赐下的妆奁中那九样逾制的首饰代表了太后娘娘的态度,那这事就复杂多了。
陛下登基八年,却没个一儿半女,坊间传闻都说陛下有隐疾。最初唐夫人可能还当个笑话听听,可经过八年的时间,这传闻与事实怕是八九不离十了。
宛宛若是入了宫,侥幸能生下一儿半女算是好,将来一生荣宠定是不愁了可若是她如别的宫妃一般生不了娃,按宫里几位主子的意思,怕是要一个劲地往宫里添人,谁知后头进宫的还有多少姑娘?宛宛这般出身,这般心计,定会被她们吃得连骨头都不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