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新中华再起 > 第三卷 中流砥柱 (61)恐惧流言

第三卷 中流砥柱 (61)恐惧流言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新中华再起 !

    换了旁人,张华轩可以不加理会,甚至托以心腹,比如军中的不少心腹将领都受过张华轩的明示暗示,晓得自家的大帅野心不小,虽然各人迷迷糊糊,不知道张华轩的野心到什么样的地步,不过在张华轩手下当兵吃粮,主帅指哪打哪的那点子觉悟各人还是有的――这样一路试探下来,张华轩自然极为满意。

    军官是这么着,普通的士兵自然也是分批逐渐拉拢试探,第一批送到讲武堂学习的军官倒不一定是最为精锐的,而是最忠心的,是他张华轩将旗指处,敢往紫禁城里冲杀的角色,若是不然,不管怎么勇猛善战,却终究算不得淮军的根本班底。

    这些自然是张华轩内心中藏的最深的秘密……就是亲近如张五常,他这会子也不能完全交底,最少在目前看来,不管是远在北京的咸丰帝或是恭亲王等诸多王公大臣,又或是那些多嘴的御史们,或者是两江的直系上司,府道地方官员,对张华轩及他的淮军都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疑心。

    张华轩身家清白,祖宗几代都是老实本份生意人,到了张华轩这一辈,国家大乱,富贵之家拿钱出来办团练是整个大清全国各地都有的局面,比如夏秋之交在淮北加入淮军,正在淮军里各带一个营头的张树声与吴长庆、刘铭传等将领,他们都是肥西和舒城一带的地主豪强,太平军兴兵犯境,出来自办团练的便是这样的地方大族,朝廷对他们并没有疑心,或者是说,在地方团练做大做强之前,不会有任何人对一支地主豪强的团练武装产生任何怀疑。张华轩的淮军规模日大,屡战屡胜,这当然会引起一定程度上的疑忌,不过好在张华轩处置得法,平时为人谦冲有礼,除了淮军越做越大,在地盘上的要求并不很高,而除此之外,又与京师官场和两江官场相处都甚是相得,如此这般,再加上去岁秋冬之际湘军越战越强,除了湘潭一战大胜太平军外,又至湖北江西各地做战,克复武昌之后人数也由不到两万翻了一倍有余,湘军不比淮军,除了曾国藩外,还有很多名臣宿将大儒和地方上的豪强大姓参与其中,论起硬实力湘军远不及淮军,论起软实力,现在的湘军集团可要比淮军强过许多,这么着一来,湘军就引起了朝廷格外的关注,就是在历史上,湘军也确实是在这一年走进众人的视野,而清廷的中枢也分为两派,一派主张打压湘军,不可使这一支汉人武装继续坐大,一派则主张扶持利用湘军,对曾国藩持彻底信任的态度。

    而在岁末年初,太平军的西征军主力也重新集结准备,湘军也是摩拳擦掌,准备由各地攻往安徽,割断天京与长江上游的联系,两边都是要倾尽全力大干一场,现在朝野的目光都投注在了湘军与太平军的身上,委实并没有人来关注和怀疑张华轩的动向,所以,沈葆桢刚刚这一句话,应该是他自己观察而得出来的疑问,借着这一机会,单独向着张华轩发难。

    这么一瞬间的功夫,张华轩已经额角微微见汗,而心思更是转了这么一大圈,倒不是他不够沉稳,论起智略学识,这个时代不少人是天性聪明,不在张华轩之下,甚至远在他之上,而论起官场谋略,城府心机,哪怕就是老狐狸曾国藩,张华轩也有自信与他一较高下,沈葆桢虽然世家子弟,学识学问气质风度经验都是一等一的好手,不然张华轩也不会如此倚重于他,可是论起心机急智来,却是要远逊于张华轩不止一筹。

    想通了沈葆桢此举的用意,张华轩也不禁松了口气,当下似笑非笑,向着沈葆桢道:“振岳说的话不全,礼谦下士之前,尚有恐惧流言之时。”

    沈葆桢问的隐晦,张华轩却也是答的巧妙。一问一答,俱是从两句极有名的诗句中而来。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礼谦下士时。”前者曾经大权独揽,被人指责有篡位的异志,而最后却是谦冲隐退,千载之下一直传为美谈。而后者却是不折不扣的伪君子,未上位前是谦冲君子礼谦下士,博得美名后便辣手篡位,代汉立新,两人如此一对比,说的便是权臣在历史之下的尴尬。

    张华轩的话虽然撇清,表示自己现在恐惧流言,而且隐隐指责沈葆桢不信任自己,而与此同时,却也是自视甚高,隐约之间,竟是以周公自诩。

    沈葆桢却是没有注意到这一点,或者说,便是注意到了也并不如何介意。毕竟对他来说,张华轩有些许狂放甚至比喻不当都算不得什么大事,他唯一在意并惶恐的,确实是这一段时间在淮安看到的一切,都让他隐约觉得,张华轩固然是现在安定苏北与淮北的能员,他的淮军部下也确实是天下一等一的精锐,不论是对起义造反的农民军,或是如张华轩所说,将来要对抗那些野心勃勃要来侵犯中国利益的洋人,前者是绰绰有余,后者想来也并不如何吃力了。

    可就是这样一个人与这样一支军队,如果把野心和能力对向原本效忠的清廷,这样的后果,沈葆桢不寒而栗。

    对张华轩的能力与手腕,沈葆想已经有了清楚的认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操、莽耳。

    如果对方当真是有异志,那自己该怎么办,自己帮着打理操持的求是大学堂又该如何?沈葆想不愿想,也不敢想。

    身为一个官宦世家出身的前任翰林,而清廷的统治也并没有到后世立宪失败后失去了全天下人的信任之前,让他现在就一门心思帮助张华轩造反篡清,这原本就不切乎实际。

    张华轩明白这一点,所以也不为已甚,当下也不再提及此事,只是将沈葆想延请入自己的内书房,丁宝桢与翁同书等人早就在内,见到沈葆桢前来,各人自然立刻起身相迎,一时间房内倒是喜气洋洋,有点儿年节的味道出来。

    到了这个时候,张华轩总算在军队之外,也凑出了一点班底出来。与翁家的亲事想必沈葆桢已经与翁同书提起过,而翁同书如常来拜访,与自己相谈甚欢,想必是对这一门亲事已经首肯,将来两人便是郎舅之亲。翁家是常熟世家,在当地家大业大,太平军兴,常熟等苏南富庶之地并没有失陷于敌手,翁家次子翁同爵去年没有赴任,一直在家中照料家小,而今年翁同爵上任,翁同书又是长子,在战乱之时,长子对弟妹的婚姻有着临时的决断权,只要翁同书答应,这一门亲事算是做准了的……不过张华轩料定翁同书在表面答应的同时,还要飞书快马到北京请示翁心存,而以他对翁心存性格脾气的了解,想必此老也会答应这一门让两家都锦上添花的亲事。

    翁同书这一层亲戚关系全并不能把翁家绑在他淮军的战车上,而其余如丁宝桢之类的幕僚,目前也只是忠于清朝,顺带着顺于张华轩罢了。想到这一点,张华轩却是有点沮丧。

    不可否认,沈葆桢刚刚的那一点子提醒也好,敲打也罢,都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了他的心情。他对自己张致收罗来的这些幕僚都很信任,也知道各自的脾气秉性,同时也相信他们的能力与操守,而就是这一些汉人士大夫们,在这个时候对蛮夷的清朝还有着不可思议的忠心,这一点才是让张华轩非常不爽与郁闷的。

    当下却是不便提及此事,却也只得打点起精神来,与沈葆桢等人说笑寒暄,年末无事,淮军暂且也没有大仗可打,天京急不可下朝廷也是知道,断然没有逼着张华轩现在就去攻打天京,江南江北两个大营,加上浙江与苏南驻兵,接近十万人的大军围在天京四周,却是根本没有人敢于向天京动手,而据张华轩的记忆,就在一两年左右的时间,几个太平军年青的优秀将领涌现出来,左冲右突,借由攻打杭州牵引,调动了江南大营的兵力,先破杭州,再破江南大营,近十万清军一朝溃败,整个天京包围圈被打破,常州与苏州等地也先后失陷,最少在这三年左右的阶段,太平军在天京事变后短期内并没有丧失它的战斗力,反而变的更加强悍起来。在样的前提下,张华轩拼尽全力,在用来攻城的重型火炮没有攒到一定数目之前,是完全没有可能攻破天京的。而除了天京方向,也只有庐州战事可以用来做文章,不过庐州一带已经集结了太平军的重兵,在太平军西征军主力南下之前,张华轩也没有兴趣去和石达开等人硬碰。唯一可以打主意的,便是淮北的捻子们――张华轩却又打算让捻子们闹到河南与山东,甚至是直隶,让局面更进一步的恶化下去。

    想到这里,张华轩微微叹息,不论是沈葆桢等人的忠心的掌握,还是对天下大局的把握,最少在目前来说,都并不算非常顺利。

    -------------

    谢谢大家的祝贺了,结婚确实很累,今天缓过一点劲来写了一章,明天应该还更新,再过两天可能搬新家住,要移一下网络,可能断更一两天,大家莫怪,请务必谅解。一切搞定后就专心码字了,还请大家支持。(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