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大傻向北文集 > 苏轼是个佛教徒吗

苏轼是个佛教徒吗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大傻向北文集 !

      从佛教发展的轨迹来看,苏轼生活的年代,佛教开始由盛转向了衰。当然,这种衰落是在广义的角度上讲的,事实上苏轼生活的仍是一个禅佛之风盛行的时代。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生广泛涉猎佛禅典籍,与禅师僧徒多有往来,加之一生命运多舛,屡遭磨难,故希冀以佛禅智慧来消解内心的苦闷,来超越人生的困境。于是,在苏轼的创作和思想轨迹中,保存了很深的佛禅意识,甚至有时正是这种禅佛式的生命顿悟,使得苏轼在充满迷雾的人生道路上能看清自己的方向。

    首先,在空遁意识与人生如梦感慨中,苏轼走过了生命的一次又一次磨难。

    早在嘉佑六年所作的和子由渑池怀旧一诗中苏轼就用“雪泥鸿爪”的譬喻写出了人生的变幻莫测、虚幻渺茫。此后妻子与父亲相继亡故,加之与王安石政见相左而转任地方,在仕途和个人生活中屡遭变故,此种感受愈来愈强烈。后来“乌台诗案”几遭亡命的惨痛经历更使他体会到人生的空幻与虚无。李泽厚曾在美的历程指出:“苏一生并未退隐,也从未真正‘归田’,但他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那种人生空漠之感,却比前人任何口头上或事实上的‘退隐’、‘归田’、‘遁世’要更深刻更沉重。”其实苏的创作中也多有这种人生空遁之感,如“君臣一梦,今古空名”(行香子•过七里滩)“乐事回头一笑空”(采桑子•润洲多景楼与孙巨源相遇)“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西江月•黄州中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念奴娇•赤壁怀古)“身外傥来都是梦,醉里无何即是乡”(十拍子•暮秋),兹不赘举。此种思想意识在苏轼诗文中亦复不少,诗如“人间何者非梦幻,南来万里真良图”(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回头自笑风波地,闭眼聊观梦幻身”(次韵王廷老退居见寄),文如“梦不异觉,觉不异梦,梦即是觉,觉即是梦”(梦斋铭),等等。

    检讨苏轼“人生如梦与空遁意识”思想的根源,则庄子齐物论与佛教金刚经均有这样的说法。但庄子讲“如梦”目的在于否定儒家的人生价值追求,如:“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可知庄子对人生本身还是肯定的。而金刚经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则从根本上认为人生是虚幻的。联系苏轼的文学创作“梦即是觉,觉即是梦”在句型句意上完全是佛教用语“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的翻版,其胜相院经藏记言“譬如梦中人,未尝知是梦,即知是梦已,所梦即变灰,见我不见梦,因以我为觉,不知真觉者,觉梦两无有。”及晚年作六观堂赞曰:“佛言如梦,非想非因。梦中常觉,孰为形神”均言梦,梦即空,故“人生如梦”空幻无实,文词互证,则可推知苏轼“人生如梦与悲剧意识”思想已经超越了庄子的人生观而以大乘般若空观为其内在理据。

    其次,在“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传统思想影响下,苏轼在不同的人生境遇下更能随遇而安。这里头对禅佛的认识和禅悟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乌台狱后,苏轼痛定思痛,他寓居佛寺之中,研读佛教典藉“盖归诚佛僧,求一洗之”(黄州安国寺记)。在佛禅思想的浸润下,在对忧患人生的反思中,苏轼形成了坦然面对现实苦难的人生哲学,即随遇而安,超然物外。

    元丰五年三月七日,苏轼途中遇雨,遂借题发挥赋定风波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晴。

    词中“风雨”象征人生的坎坷忧患,在“风雨”来临之际“何妨吟啸且徐行”任凭风狂雨啸,一心坦然,随缘任运“一蓑烟雨任平生”而在风雨过后,回首反思这一段经历,则风雨晴晦俱为外界之变化,只要心无所往。“造物虽驶如余何”(百步洪),虽处优患之中却坦然超脱,安闲自在。哲宗元祐元年,友人王定国南迁归,苏轼问其侍儿柔奴:“广南风土,应是不好?”柔对曰:“此心安处,即是吾乡”苏轼因而赋词一首:“试问领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虽是戏谑之言,其中亦有苏轼真意存焉,苏轼尝云:“只从半夜安心后,失却当年觉痛人”(钱道人有诗云直须主人翁作两绝戏之)“逢人欲觅安心法,到处先为问道庵”(和子由寄题孔平仲草庵次韵),可兹为证。

    晚年贬谪惠州,苏轼寄信友人:“某睹近事,已绝北归之望,然中心甚安之”(与程正辅提刑二十四首),可知淡看人生荣辱,努力保持随遇而安的超然乐观心态,正是苏轼面对政治迫害时一贯之作法。苏轼能达此人生境界佛禅思想功莫大焉,苏子自云:“平生学道,专以待外物之变,非意之来,正须理遣尔”(与滕达道二十三首)。此处所提之“道”与“理”当指佛禅智慧,有诗为证:“得酒相逢乐,无心所遇安”(送范景仁归洛中)“无心”即无念无往“但应此心无所往,造物虽驶如余何”对境无心,不以外物萦怀,故能随所遇而安。可见正为参透禅宗生灭无住之理,理得而后心安。故于外物纷然变幻之际,自己饱受坎坷浮沉之时内心洞达空明,无有滞碍,而能神闲气定,超然乐处。哲宗元符二年,苏轼贬谪海南,其减字木兰花词云:“不似天涯,卷起杨花似雪花。”描写海岛绚烂青光,洋溢着词人的喜悦之情,正是苏轼随遇而安、乐观旷达心态的绝好体现。

    苏轼对禅佛思想的接受持一种分析的态度,他不深究佛学义理,而是“取其粗浅假说”即把握其基本精神,以充实、完善自己的人格思想。禅佛思想不仅影响了苏轼的社会行为,也影响了他的文学活动,其词中诸如彻悟的人生感受、随缘自适的人生态度等表现主题,以及空灵澄澈的意境等,都反映着佛老思想的影响、浸润。他的思想带有鲜明的儒释道杂糅的特点。但值得注意的是,苏轼对禅佛思想的接受不是盲目的。他学佛的目的,并非为了穷究其义理,以期“出生死,超三乘”而是“期于静而达”是“取其粗浅假说以自洗濯”至于“世之君子所谓超然玄悟者”他便自称“不识也”

    总之,苏轼是要攫取禅佛思想的内在精神以充实、完善自己的思想境界。他在禅佛思想实用入世方面做得很好,然而,他有不痴迷其中。苏轼的佛禅思想是有他自己的人生色彩在的,这种思想的形成也对他的整个人生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