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互身 !
还没到岸边,我的氧气瓶就空了。我摘掉呼吸器,浮出水面。这时,我距离那艘船大概有一千米。我小心翼翼,尽量将自己隐藏在水面以下,只是偶尔出水换口气。我相信没被船上的人看见。
上了岸,我拎着装备踏上阶梯,到了停车场,从密封袋里取出手机,给余波打电话。他说马上过来接我。远远望去,那艘漂亮的白色游艇安静地停泊在远处水面,显得很小。我完全看不见船上的情况。
余波把我接去他们钓鱼的地方,热情邀请我跟他们一起又钓了会儿鱼才回市区。路上,他们都问我玩得怎样,我说玩得很好,很长见识。
回到市里,天已经黑了。
余波说,晚上还有几个朋友慕名而来,想跟我们认识一下,喝点酒。我和小强不好拒绝,便答应了。余波先送我去还了潜具,然后再去跟那些朋友碰面。
余波那些朋友非常热情,而且酒量都不小。
我不记得后来是怎么回酒店的,大概是他们把我送回去的吧。
第二天,余波要去上班,我和小强决定不给他添麻烦。小强说,他还是想去钓鱼。我就说,今天自己想去码头逛逛。我睡了个懒觉,起来都九点了,洗漱之后,去餐厅用了早餐。 十点半钟,我叫了辆出租车,到了码头。我在码头的停车场上,果然看见老谢那辆墨绿色普拉多。我去找码头管理处的人打听,他们说游艇一早就出去了,晚上才会回来。我告诉那人,我认识余波的堂弟,我想找他帮我租条船,很小一艘就行。他看了看我,然后给了我一个电话号码。他说他们这里的船租金高,如果要租船,让我找他介绍的那个人。
我打了那人的电话,他叫我就在码头等,十分钟后,他就过来接我。我在码头等了十分钟,那人果然驾着一艘咣咣响的铁船来了。船长三十来岁,以前是打渔的。现在虽然也打渔,但他将更多精力投入到了运输工作上。
这艘除了多台柴油机,其它方面看起来跟划浆船没什么差别的小渔船,开足马力行驶起来,速度还真不赖,就是噪音大了点。
“我经常带人到汊子里钓鱼。”船老大黝黑的脸上露出明朗的笑容,兴致勃勃地对我说,“有些地方,只能用船载过去。但那些地方好钓。”
“我去一趟龙山塔。”
“不钓鱼吗?”他好像这才注意到,我根本没带钓具。
“不,我就去兜一圈。”
他可能已经对我此行的目的做出了判断,就没再多说话。
我们在龙山塔附近水面兜了两圈,没发现游艇的行踪。我只好诚实地跟船老大摊牌:“我记得那艘游艇最近一直停在这附近,怎么不见了?”
“你是说码头上租出来那艘船?”
“没错,就是那艘。我有朋友在上面。”
“可能开去别处了。有些人还喜欢看看小太平洋。”
“小太平洋?在哪儿?”
“很远,一直朝北走,在河南境内。”
“哦,那边水面辽阔?”
“非常辽阔,跟大海一样。”
“那不好找吧?”
“没法找。没有现代通讯装备,你没法去汪洋中寻找一条船。”
“那咱们就回去吧。”我只好说。
船老大把我送回码头,我付了他三百元。其实,码头那人
跟我说过,最多只需要付两百元。船老大也表示出了不需要那么多的意思。但我执意让他收下。他高高兴兴驾船走了,临别时还跟我说,如果有需要,随时打电话。我朝他点了点头,又挥了挥手。
我本想在码头上找个地方喝杯茶,或是喝杯咖啡,要不喝杯酒也行,但没有找到合适的地方,只好在岸边的木椅上坐着歇息。有两名看上去依然年轻的中年游客在拍打着水浪的台阶上拍照,摆出各种姿势。其中有些姿势难度很高,需要单脚支撑身体,而且身体还要大幅倾斜,以便手上的自拍杆能达到足够远。我自忖以自己的协调能力,也未必能摆出那么高难度的造型来。那应该是一对志同道合的夫妻,应该很喜欢镜头里有水和船的背景。码头上另外还有几艘船,虽然没有老谢他们租那艘漂亮,但也还不错。
这里的水很漂亮,看起来是蓝色的。
只要老谢他们还在库区,我不着急。有时候,守株待兔也是种办法。我试过好几次,想给老谢打电话,每次都显示我拨打的用户不在服务区。真是见他妈的鬼。我边玩边等,每天不是去码头,就是到附近钓鱼。又过了两天,我忽然收到消息,那艘游艇回来了。由于消息延误,等我赶到码头,租船的人已经离开,他们的车也开走了。我本来还想了解点租那艘船的人一些具体情况,但余波的堂弟因为工作上的事去武汉了。我等不到他回来,只好先回重庆。
临别前,我和小强俩请余波和他几个朋友吃了餐饭,向他们表示感谢。这次在丹江,全仗当地钓友帮忙,热情招待。我欢迎他们到重庆做客。这餐饭局结束时,余波提议要跟拟饵钓界的名人合个影。我和小强没有推辞。
走之前,我把车上带的一支进口高碳钓竿,还有一套标签都没拆的鸢尾花俱乐部高端户外运动服送给了余波,以示感谢,“都是我自个儿用的东西,拿去试试。”他接过去,脸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那就谢了。”
“别客气。”我说。
“下次再过来,再去好地方钓鱼。”他说,“想潜水也行!”
*
在回重庆的路上,康小强见我很少说话,便问我是不是有什么心事。我跟他说是有些事需要好好思考。他问我什么事。我想了想,就问他:“你知不知道丹江筑坝是哪年的事?”
“你是想问筑坝还是蓄水?”康小强自负的问,然后得意的看了看我说,“丹江大坝是一九五八年九月一日正式开工修建,工程中途停了几年,后来又复工续建,到七三年开始蓄水,七四年才全部完工。”
“咦,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
“哈哈,难道我就不能有比你懂得多点的地方?”
“你有,有很多。说说看,还知道这地方些什么?”
“想听?好,今天就给你上一课。老实说,我知道你在捉摸什么。”
“我在捉摸什么?”
“你在捉摸均州古城被淹,是否跟当年上岩边发生的事有关联。别以为我猜不到你为啥要找老余打听那些潜水者,还突发奇想,一个人去潜水,你认为老谢前几天来过,对吧?”
“事实证明,他是来过。”
“不,只是他的车来过。”他马上纠正我的说法。
“你这是不面对现实。”
“什么是现实?你不就想证明他前几天在
这里潜水。好,就算他来了,又怎么样呢?老谢是干啥的你又不是不知道。下面有座古城,保存完好,若是按照当地老乡所说,当年均州全城市民离开的时候,几乎什么都来不及拿走,家什全撂在屋子里。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下面有油水。”
“就是嘛,他老谢为何对这地方感兴趣,那还用说吗?”
“你真不认为,那件事还没结束?”
“那件事?那件事已经结束,你自己也说过。再说了,在那件事上,他老谢并无多大经济利益,你是清楚的。我认真观察过,你那位同学,目光深邃,胸怀大志,绝非跟在陆羽农屁股后面的小喽啰。人家来这里才是正当生意,搞不好早在计划之中,只是被耽搁了。”
“分析得好啊。小看你了。”
“你本来就小看我。其实我跟你分析问题的水平不相上下。”
“但我还是觉得,当年丹江蓄水,均州古城被淹,跟上岩边那老农讲当地发生的情况太过相似。而且时间也大致相同,真的只是巧合吗?”
“这是毫不沾边的两个地方,你想多了。”
“本来我也不觉得二者之间有关系。但你那位钓友说,最近来这里的,除了老谢他们,先前还有广东过来的人,我怀疑是陆羽农他们。如果真是他们,就没有这样巧合的事情了吧。两个执行过紧急移民搬迁的地方,吸引同一拨人,就这么巧?这均州古城下面,当年是不是也发生了什么?”
“呃,说到这里,我再跟你说个事。”
“什么事?”
“若非你今天这么一通分析,我还真想不起来。先说清楚,这可是货真价实的小道消息,纯属谣传,有没有兴趣听?”
“尽管说,我有明辨是非的能力。”
“好,那我就告诉你。”他砸吧着嘴就开始讲,“我第一次到丹江,还是九十年代末,应该是九七年,那时你在外面念大学,还没回来。我认识一个当地老钓鱼人,跟我说了些库区的事,其中一件印象极深。”
“到底啥事?”
“哈哈,我那位老钓友说,当年库区蓄水十分仓促,许多物资甚至还来不及组织撤离,只是让人撤了出来,是有原因的。”
“什么原因?”
“他说,那时正有支考古队驻扎在库区,本想赶在淹水前,完成一项考古活动。可有天晚上,考古现场莫名起了场大火,火势很猛,据说有人还听见了爆炸声。考古工作匆匆结束,人员迅速撤离。随后,蓄水就被提前了。”
“来了支考古队?”
“老人家说,那次考古行动很神秘,不简单。”
“不简单?”
“是的,他说,可能发生了污染。”
“对呀,他就这么说的。他说那不是火灾,是一种控制手段。”
“那个年代的乡下老头,还懂这些?”
“可别这么说,人家解放前就是搞生物研究的,不过是成分不好,被分配到无用武之地的山区工作罢了。”
“那位老者多大年龄,如今还在不?”
“早去世了。要不然,到了丹江,我怎么也得去拜会拜会。他可是一位很有学问的老人。我听得出来,他懂的东西可多了。”
“可惜,”我喃喃自语,“人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