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淌过岁月静静的河 > 第一部卷二:29章:踏上招亲路

第一部卷二:29章:踏上招亲路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淌过岁月静静的河 !

    <>第二十九章

    初十早上,李家湾村里一片寂静,天色还没放亮。子安、子平、二和尚和二野人四人摸黑早早地从热炕上爬起来,子平怕出门有意外情况,为了防身,他口袋里悄悄地藏了一把折叠刀,德贵老俩口给子安、子平哥俩锅里热了些饭菜,他俩简单将就的吃了几口,大清早的胃口还没打开呢。德贵老俩口顶着清晨寒风送他俩来到村里街口时,二和尚父母和二野人老娘也都来送他们四个人。这些生他们养他们的老人们实在没有多少能力助他们一臂之力了,风烛残年的老人们只能把最好的祝愿来送他们来远行。

    私人跑的班车进了村,车上已有一些乘客,颠簸了近三个小时,班车才晃进了市区火车站,他们一行四人从火车站买票再坐到北京的火车,二野人从昌平火车站下了车返回到清河,他们仨人到了北京站又买了到石家庄方向去的火车票,到达定州站下车已是第二天凌晨五点了,一看时间还早,由于车上只有座票,三个人坐了大半夜困的厉害,于是三人商议在定州火车站边的小旅店里就近休息,他们一躺下就睡着了,睡到早上八点半三个人才起床。

    出了旅店向外面四处一看,天色灰蒙蒙的,有些阴冷,天空上空是一片灰暗,阴沉的天气加之一层雾霾笼罩住了蓝天,室外空气也不怎么好,让人心情有些许压抑。车站广场上的人并不多,有一些卖早点摊子铺冒着青烟热气,三人经过一夜奔波,又困乏又疲劳,尽管小睡了一会儿,但还是倒不过觉来。走出了车站在一个早点摊上,三个人吃了碗水饺,垫了垫肚子,按那个张赛英所说的地址,问了路又坐班车向前行去。

    走了一个多小时,经过绿油油冬小麦覆盖的麦田,华北平原平平展展的,就是气压低,雾蒙蒙的,早春二月,春寒料峭,马路上过往的车辆行人并不多,空气中还有浓郁的烟花爆竹响过的硝烟味,这里的村庄之间相隔并不远,相距一二里地就有一大堆平顶子瓦房聚集的村庄,村庄被周边有高大的树木丛丛遮盖着。村庄都很平整,街巷都差别不大,从外面看,每家每户都有装饰阔气的门楼和影壁,房屋有美观的包檐。进了村里的街道,偶有行人穿梭,不过开着三轮车和扛着下地农具的人们都是匆匆忙忙的,并不比子安老家李家湾村那里人们闲在,这时他们老家的人还聚拢在热炕头上昏天黑地在打牌呢。

    按照张赛英说的地址,他们仨人一行来到这个叫张东庄村的村庄。村子布局比较平整齐整,经过向过往的村民打听,穿街过巷,来到一处门楼阔气的院子,绕过装修很讲究的影壁,抬头就见齐整的五间大瓦房门窗干净,大门上张贴着春联,屋檐上挂着大红的灯笼,显得年味未尽。

    这时,从里屋走出个年近五十的中年男人,一副很精干偏瘦的样子,一看就是个精明人。他扬着热情的笑脸,伸手向他们仨人挨个握着,嘴里说着:“欢迎,欢迎,稀客,稀客呀,快请、快请,”伸手挑起堂门挂着的棉门帘,做了一个请姿。

    三个人进了屋,这个男人把他们仨个人让座在里间的大炕上,摆上炕桌放上筷子和点心,然后给他们倒上茶水,这里村民家里平房也在睡大炕,子安觉得奇怪。这个男人自我介绍说叫张赛英,经常在塞北地区子安老家一带做弹棉花营生。对他们老家一带村落和风土人情很熟悉,也是吃百家饭的江湖贩子。他的女人也是当年从他们老家邻县一个村里领过来的,到现在这个女人嫁过来快有二十多年呀。他说二和尚他们那一带的人们待人很热情,人性不奸诈,实在厚道,就是地方穷,人们有些懒,思想开化慢,都不爱劳动,不想受苦,窝在家里不愿出来闯荡世面去挣钱。不比他们这里的人们,一到农闲时候,就外出去打工,干各种挣钱营生了,窝在家里出不去的男人会被村里人们瞧不起的。这个张赛英一嘴穷说,子平听的有些不耐烦了,下了炕一屁股坐在炕下灶火里的板凳上不吭声了,倒是子安显得特有耐心,张着笑脸听着张赛英的介绍并不住地点着头,二和尚张着嘴东张西望,四处打量着张赛英的居家布局,有一句没一句的插话说一句。

    这时从外屋走进一个中年女人,长相显老,张赛英介绍这是他老婆,和他们仨个是塞北老乡,她老家的县离他们也不远。这个女人倒也热情,冲他们打了招呼,招呼子平上炕上坐,在地下坐着凉,拿起茶壶给他们满上茶水,拿出点心盒和香烟给他们跟前散,子安不吸烟,摆了摆手谢绝了。这个女人搬了把椅子坐下和他们聊起来老家的往事来,坐了有一会儿,张赛英便使眼色让他老婆去街上买菜做饭,他支走了她,便和二和尚说起这里招亲的具体事宜来。

    他介绍说,他们这里家里有大闺女的人家一般都以招亲入赘为主要婚姻。这里的女孩子吃苦耐劳,一般嫁的远的少,主要以那些贫困地区的好后生倒插门嫁过来,象征性的花一二万块,其他的家当主要以女方安置为主,如果双方订了亲,好多人家先要考验一二年来招亲后生的品性、人品、吃苦精神,挣钱本事大小,让他和村里的施工队或是亲戚朋友出去打工挣钱,除去花销要把剩下的钱交给女方,等结婚时一起给他们新人。等正式确定关系后,男方还要随女方这边改姓,生下来的孩子也要随女方姓。如果能接受住考验和这些条件,婚事就没问题。

    二和尚听了听说:“别的倒是没什么,就是改姓特别是孩子也随女方姓有点不好听。”

    张赛英笑着说:“这没什么大不了的,孩子姓女方就不是咱的孩子了?主要还是你有挣钱养家的本事,在女方家里能有说话做主的资本地位,有本事了家里好多事还不是由你说了算?”二和尚点着头,他觉得张赛英的话很在理,不亏是走江湖的,能把活人说死可得要个好嘴巴呢。经他这么解说打劝,没有成不了的事,要不二和尚也不会跑这么远来这里投奔他了。

    张赛英和他们仨个坐了半天,听了听二和尚的经济情况和家里面的底细,不断地低头思忖着,时而点头,时而皱眉,手指翻转着,在盘算着什么。末了说他要出去联系一下那户人家,定个相亲日子找个合适时候相互先相看一下。他让他们仨个人在他家里先休息,便转身出去了。

    子安、子平问二和尚这个人能靠住不?他对张赛英底细了解有多少?人靠实不?这样的招亲和条件要求以及考验方式他能接受不?二和尚说他眼下没什么办法,自己这些年来不长心,干晃了这么多年了,最后让春莲弄了个人财两空,先成个家再说吧,父母已经没什么经济能力给他正常娶媳妇,他也只好走这条倒插门招亲的路子了,娶媳妇和招女婿他认为是一回事,反正在那里也就是找个女人过日子生孩子,那里的黄土不埋人,在那里也一样,他无所谓。看来让春莲坑坏了他,他变得现实了。

    子平嫌屋里憋闷的慌,便走出屋子来到院子来看看,听见院子西房里有女人不停的打电话声,说的是不怎么标准的普通话,他侧耳倾听了一会儿,好像是在给什么单位领导打电话卖什么书推销图书之类的电话内容。他挺纳闷,这里是农村,那有什么图书之类的印刷厂和批发市场?这时女人打声音停住了,从西房屋里出来了个女人,子平一看竟然是张赛英的老婆,他才明白,怪不得这个女人刚才说的普通话怎么听的那么别扭,她抬头看见子平在她院子里站着,有些不好意思的朝子平笑了笑。

    子平好奇地问她卖什么书了?她小声说:“这里的村民有好多像她的一样的女人每天抱着一本全国各地的电话黄页书,用电话推销各种工具书和出版物牟利,她们行话叫[打书],反正每月几百块的电话费包月全国各地随便打,她们按电话黄页上的全国各地单位电话号码抱着电话整天给那些领导打,推销各种工具书和图书,嗲声嗲气撒娇的声音和肉麻的荤话吹捧能打动那些自负的领导们,如果有需要的,她们便把订单信息告诉一些地下出版社按价按单来提成。”子平才明白还有靠打这种电话挣钱的,但总觉得这种挣钱活儿根本不靠实,便问她如果让警察查住了不是犯法吗?她神秘地说:“一般不会有人查,卖图书又不是违禁品,查住了罚点款,给办案人员送点礼,再说还给买书单位提供发票报销呢。”

    张赛英从街上返回来了,一进院子就见他女人和子平在院子里不停地说着话,脸阴着有些不高兴地冲了他女人瞪了几眼,他女人转身进屋了。看来这个张赛英在家里比较霸气,老婆孩子都听他的。张赛英问子平他们在说什么了,子平说是嫂子问他老家现在有什么变化,和他说了说老家过去的往事,嫂子一到过年就想娘家人了。他真会圆谎,张赛英也没过多的疑问,便把子平再次让进屋里,和他们仨个说他联系的这户赵姓人家听了他说的情况,同意相亲,他让子安、子平说成是二和尚的表弟一起来订亲的。中午就去女方家里相亲,让二和尚好好收拾打扮一番,争取一次相亲成功,给人家女方一个好印象。

    二和尚在张赛英家里精心梳洗打扮一番,浑身上下收拾干净利索了,便兴冲冲地在张赛英带领下,由子安、子平陪着向女方家中走去,还是子安办事拿心用心,路过村里大街边的小卖部时,他走进去买了一些点心盒和几把香蕉,顺便给张赛英买了两包香烟,张赛英高兴地直夸子安会来事,能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