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红楼+霹雳]掌心花 > 77、天女(捉虫)

77、天女(捉虫)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红楼+霹雳]掌心花 !

    上元当晚,一位太妃在伴太上皇看灯时着了凉,第二天便昏昏沉沉的发起热来。太上皇晚年内宠较之年轻时一点也不见少,这位太妃娇柔体贴,善于奉承上意,正是他如今放在心尖上的人,她这一病,帝后二人为示孝道,少不得减膳、减妆、罢歌舞。帝后已带了头,阖宫之人只得皆罢宴饮之欢。

    深宫寂寞,平日里本就无多少事可做,惟有吃酒看戏时方能热闹些许,偏如今连这一样乐趣都给弃了,宫妃们益发无聊,只好互相串门说话,以消遣早春的清寒时光。吴贵妃自贤妃抱养方嫔之子后便与元妃关系缓和了许多,这日看三公主学琴,几个音总也弹不好,想到皇帝曾赞元妃琴技阖宫第一,左近无事,便带了女儿来长信宫取经。

    甫一进内殿,鼻端便嗅到细细的沉水香之味,只见一缕清淡香烟自鹤嘴炉中袅袅而出,旁边一位宫装美人低头坐着绣花,竟是淑妃。而元妃却立于书案之畔,两手各持一紫毫笔,挥腕萧然,不知在写着什么。宫妃相见,本应照着品级互相行礼才是,吴贵妃一见元妃此状,倒把礼节给忘了,凑到跟前去看字,见她右手写的是“一切诸法本,清净常湛然”,左手则写“报对从心起,苦乐非外缘[《太上洞玄往生灵宝救苦妙经》]”。

    吴贵妃于这些神神叨叨的事物向无兴趣,见她凝神于书,倒不好打搅的,那厢淑妃已发现了她的到来,放下绷子笑道:“姐姐也过来了?”吴贵妃挑了挑眉:“许你来,不许我来么?”说着便坐了过去,顺道瞄了一眼她绣的花样,“你这花儿倒扎得俊俏。”

    三公主却仍站在原地看元妃写字,见她双笔并下,如鹰飞鱼跃,流逸之极,且左手、右手所写偈语竟无一句重复,委实神奇,心下当即赞叹不已。一直看到元妃写罢,才道:“贤德妃母抄的是哪段佛经?我从前竟没听过的。”

    她自生下来便体弱多病,常年卧床休养,吴贵妃崇信佛教,弄了一堆因果报应轮回之类的佛经与她奉颂,以此积攒功德,消灾灭祟。也只这两年身体好转,总算不必再镇日与佛经为伍,可自幼打的底子,令她所读的佛经数目倒也远远胜过了他人。偶尔遇上自己没读过的经文,总是好奇。

    然而元妃淡淡的扫了她一眼,自将写好的经文交予宫女收起来:“道经。”

    自古佛道二家相看两厌,误将道经做佛经,暴露出自己无知都是小事,更是触了元妃的霉头。三公主的脸霎时红霞遍布,低着嗓子“哦”了一声,正待道歉,元妃却已过去了。那厢吴贵妃与淑妃却已经聊到了贤妃身上:“镇日张口闭口就是她家皇儿长、她家皇儿短的,三两句都绕不开她家皇儿,每回去给太后请安都要故意抱着五皇子给阖宫女人显摆一回,逼着姐妹们夸五皇子长得最像皇上——哼,长眼睛的哪个看不出来五皇子长得像他亲娘!”

    淑妃夹起一块点心咬了半口,抿了抿嘴,才道:“贤妃姐姐乍得娇儿,难免疼爱些。”

    吴贵妃把脸一扭,嘲笑道:“你倒是会打太极,跟谁没有皇子傍身似的,偏她幸的那样儿!难怪上头还有姑妈给撑腰,这么多年皇上也不爱搭理她的。”

    淑妃顿了顿,她诞有二皇子,又是名门之后,即便盛宠稀薄,然自问已是终身有靠。吴贵妃素来圣眷颇浓,膝下有四皇子与三公主,儿女双全,更是底气十足。然而在场三妃里,贤德妃虽也是荣国公的孙女,自入侍帝闱以来亦是长盛难衰,却从未有过身孕。吴贵妃如此说话,到底是兴头上来口没遮拦,还是有意刺贤德妃一下,她还得好生琢磨一番再作答。

    三公主却知道自家母妃只是说得太急忘了形,并无讽刺贤德妃的意思,忙不好意思的向元妃赔笑道:“这阵子怎不见长乐县君来宫里了?上回在贤德妃母这里与她说过一回话,心里总是想她,她帕子上绣的白海棠诗可真真精致。”

    “贤德妃敬给老圣人的屏风绣工便是精妙绝伦,想来是家学渊博。”淑妃连忙借机岔开话题。

    “那是她自个儿琢磨的,倒与我无关。”听她们提到黛玉,元瑶终于不复漠然之状,微微一笑道,“近来荣国公夫人精神欠佳,她自然要时时承欢身前,倒累三公主惦记。”

    将手中线香轻轻插入香炉之中,黛玉合手瞑目,默默祝祷着。直到鸳鸯站在殿外叫了一声,才慢慢的起身往外走。鸳鸯笑道:“姑娘都求了些什么?老太太走了也不知道。我叫了几声,姑娘都没听见的。”黛玉道:“不过就是那些家常事,说了只怕惹你发笑。”

    往年黛玉不是没有随贾母出门敬过香,只是素不留意那些鬼神仙佛之事,对宫观深幽处的花木园林倒更关心些,今日这般认真之态还是头一回现出。鸳鸯微觉诧异,随口问了问,见黛玉无意作答,便也不再追根问底,只道:“老太太想是已到了前面的大雄宝殿,林姑娘,咱们可得走快些。”

    黛玉微微颔首,赦生才走了几天的功夫,她已觉得心里空得紧,从前还有宝玉常来说话谈心,被她自觉疏远后,元宵节一过又蒙头攻书预备二月的会试,也无暇来潇湘馆,其他姐妹们也无多少话可讲,至多谈笑一阵也就散了。是以她近乎本能的寻求亲情的温暖,长日里倒有大半时间赖在贾母处不走,陪着外祖母说话、听戏,给她念书,或是坐在她身边悄不作声的绣花。老年人最喜享子孙绕膝之乐,黛玉又是她心尖尖上的外孙女,如今常来作伴,自然令贾母对她益发爱怜。前日里特特的不知从哪里让人翻出来一块汉时的古玉,婴儿的手掌大小,色润而红,幼圆可爱,要给黛玉。

    黛玉待要推辞,贾母便说:“你小名是‘黛玉’,再与你块红玉,有绿有红,方是热闹好看的。”说着自己掌不住便笑了起来。黛玉也抿嘴而笑,这才收下。她现已贴身戴着赦生所赠的黛色美玉,倘若再在脖子上挂上一块,沉甸甸的不舒服不说,披金挂玉累累赘赘得也太不像样,故而仔细的编了络子,佩戴于纤腰之上。

    她过去多次随贾母来庙里敬香,然而没有哪回如这回般虔诚。她素日于神佛上的虔心有限,可果真心有所系之时,便自然而然的想寻点依托出来,是以适才在观音大士像前一拜便出了神,若非鸳鸯来唤,怕是就要痴怔到底了,自己想想也是可笑可叹。可这也原与有用无用、有理无理无关,只是情之所至,便自然而然的去做了,也是无可奈何之事。

    随鸳鸯赶去大雄宝殿时,贾母已拜完了佛,待黛玉也上前拜了几拜,便招手叫她近前来:“这殿里的壁画是去年年末的时候新粉的,听说是花了千金请了顾实襄来画的,别处轻易比不过它。”

    “顾实襄的仕女图当世少有,画的壁画必是好的。可惜四妹妹犯困,宝姐姐热病复发,都不得来。她俩若是见了,指不定会有多欢喜呢。”黛玉说着,上前偎着贾母的一边手臂,祖孙二人慢慢的踱着步,一路细细的看了过去。只见天王魁梧凶悍,菩萨面庞秀美,佛祖宝相端庄,果然是各得奇妙。最令黛玉称奇的是几位散花天女,云髻高挽,丰肌雪骨,如玉莲足下踩的祥云飘飘摇摇,净秀冶丽的脸容,含情潋滟的双眼似笑非笑的凝视着下方的众生,衬以衣带当风、婀娜轻舞之状,似乎下一刻便要自画中飞出一般。

    “顾实襄到底是顾实襄,满殿的神佛,倒还不及这几个美人画得别致。”贾母拄着拐棍笑道。

    显然祖孙二人的审美观是颇一致的,黛玉也做如此想,听贾母如是品评,正要应和,目光忽与画上的一位天女目光相触,只见她拈花而笑,绣带披拂,手中所持之花也不知是何名色,只觉枝叶青翠披离、花光胭红清婉,其风逸云流之态,委实是可爱可怜之极。黛玉心中一动,不觉看住了。

    一时贾母与黛玉凝神赏画,众丫鬟、婆子见她二人不动,便也屏息候着,偌大的佛殿里,静得连一丝声息也无,骤然一阵沙哑的歌声从佛像后转出,只见一名癞头和尚不知何时立在了那里,手指着黛玉且笑且唱:

    “姹紫嫣红不耐霜,繁华一霎过韶光[弘一法师《咏菊》]。”

    “蟪蛄宁识春与秋,金莲鞋子玉搔头[弘一法师《茶花女遗事演后感赋》]。”

    黛玉长到如今,见过赦生的神出鬼没,也见过元妃与赦生的道魔相斗,这和尚如此诡异的阵仗便也没有吓住她,倒是下意识的挡在了贾母身边。贾母却知自己来敬香之前,家中早派人将庙里的一干和尚沙弥都撵去了禅房里候着。这和尚能神不知鬼不觉的躲在殿里,适才来来往往那么多人竟无一人发现,必是个有本事的,当下和声笑道:“这位师父看来倒是面生。”她常来这铁槛寺敬香,内中主持及几位掌事的高僧都还算面熟,故有是语,“师父这衲衣旧了,我年前才布施了寺里百件僧衣,师父不曾给自己领一套么?”一壁说着,却拍了拍黛玉的手,以示安抚。

    “身外之物,领会它作甚?”癞头和尚道,双目炯炯的看向黛玉,“老夫人果真虔心布施僧伽,便将这女子舍了给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