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刀口漫步文集 > 红袖添香母系氏族社会的文学红袖故

红袖添香母系氏族社会的文学红袖故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刀口漫步文集 !

    2004年,我的网络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是流失在三个文学论坛里的:在滕州日报的边秋论坛,手创琴心剑胆原创文学板块,暂代版主一职,做保洁员和建筑队的工头;在齐鲁晚报的青未了论坛,往晚报上投稿,同时开专栏批判见报的文字垃圾。因为有感于青未了论坛版主兼晚报副刊编辑诗人岩鹰在论坛里尸位素餐,在晚报上编发的文章阴柔有余阳刚不足,发帖敦请晚报开除此人,终于被封了id;红袖添香有我的个人文集正面全裸,我所有自以为上得了台面的文学套餐全都端到这里来了,一直期待着能把它们结集出版。

    偶然读到红袖添香力捧的散文枪手汪建中,在散文论坛就其狭隘的散文观,和他以及他的一帮拥趸打了几场口水仗,兴味索然,始知辩论者也,还是东风压倒西风的霸权勾当,并非我所推崇的思想互补和思维互助,多数人只是为了挟私泄愤过嘴瘾,根本未对问题本身进行轻松或者沉重地商榷,让我大失所望。

    不过,收获还是惊人的,我一不小心窥破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真相:红袖添香是一个“女性”文学网站(注意:不是“女性文学”网站),网站上所发表的文章,就像是母系氏族社会的文学作品。从网站编辑到论坛版主,其性别几乎全是女女女(这从吾友小猪笨笨在坛子里一口一个嗲声嗲气的“姐姐”叫得蜜甜可见一斑,呵呵,兄弟包涵)满眼都是中青年妇女,鼻腔中全是阴柔之气,絮絮叨叨,酸啦吧叽。先请各位方家把准备抛出的“性别歧视”的高帽子搁在一边,容我把话说完,我不知道两性之间在智识和趣味上是否存在差异,或者说到底存在多大差异,但我知道一个巴掌是不可能拍响的。个人认为,男上女下,女下男上的姿势都不大雅观,不如大家平躺在一起的模样好看。玩笑。严肃地说,女性情怀深重的红袖添香,无疑更习惯欣赏和接纳同样女里女气的文章,当然也乐于去“推荐阅读”并且染上红艳艳的底色(指“加精”),无形之中,潜意识里,男性作者不由自主地隐藏了自己的男根,就像大灰狼把大尾巴掖在了屁股下面。阳刚之气苟延残喘,只是拼得一线生机,那一线生机就在杂文之中。当然杂文之中,娱乐时评与对古籍的解读文章又占去了太大空间,其中以伪影评人红警苏红不懂爱和少年思想家柳树下的童年为代表。这两位的文章,我都爱看,但都存在不同意义上的缺陷,红警苏红不懂爱的影评有时写顺手了纯粹敷衍了事,而柳树下的童年过于理论,缺乏趣味,此外其它真正有思想深度和时代气息,可以经受住时间打磨的作品实在是凤毛麟角。

    而诗歌、散文、小说更是各有各的不堪,它们共同的症状就是缺钙、贫血、四肢乏力、头晕眼花,有时还会大小便失禁这不能不说有一半是拜广大的审稿编辑所赐。个别编辑文学常识的匮乏与思想的狭隘是非常突出的问题,恐怕每个面向红袖投稿的写手都有同感吧?我从认识红袖到现在,两年的时间里,先后发表文章100多篇,只有一篇貌似公允的东西加了精。从某一天开始,突然发现文章不易发表了,不是要求更严格了,而是编辑队伍良莠不齐杂“树”生“花”了。屡遭退稿,请教吾友茫然的行走,她阴险地说,再投几遍就是,这个编辑通不过,下一个准行。一点不错,我只能一次次为重复投稿所浪费的时间感到惋惜。同时,我也不指望再次获得染色加精的表彰了,编辑同志们都已经习惯了,他们心里也许早已有了一杆秤:刀口漫步不会写出什么精品的。我一再容忍别人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习惯了。

    但最气不过的是现代诗歌的编辑们,我怀疑他们对口语和后现代诗歌不甚了了。他们好像被朦胧诗的意境之美禁锢住了。舍其族类,一概抹杀,我多少实验之作皆被拒之于千里之外。只记得以前有一位叫潇水无歌的编辑,对口语和后现代颇有心得,不知如今安在?在此,我寄望于各位诗歌编辑,求你们了:加强一下自身对当代诗歌整体运行形势的认识吧,多读些真正的具有当代意义的诗歌选本,补补血,开开眼界,看看我们现在到底处于什么时代

    进入下半年,红袖添香煞有介事地搞了个“优秀文集百日评选活动”我不知道别人对自己的文集在投票中有没有做过手脚,我只知道我在不同的网吧注册了几个新名之后为自己投了三四票。通过对评选所得出的前几名的阅读,我认为评选结果难以服众,不见得真正代表了红袖和红袖的写手们的文学主张和行文风格。我认为冠军得主河口古槐树极具传统文化意味的游记散文并不好看,毫无阅读快感,还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文本,难道它们真的俘获了大家的心吗?我想请教红袖的管理层,红袖添香文学网站祭起的大旗,到底是城市文学还是乡土文学?不必原谅我的狭隘,我对“土文章”向来具有天然的排斥感,个人认为,乡土文学的写作者们只是一些写作水平实在差劲却又偏偏要搞文学的人们。而广大文学作品消费者中,真正种田的农民兄弟的比例是最少的。因为他们没功夫关心文学,影视剧更抓他们的心。而少数农民读者,也不见得去追求连自己都竭力摆脱的土腥气!所以说,我一直认为,乡土文学该死,城市文学才是正路,这是从文学的受众身上感受到的。如果红袖要搞城市文学,要建设时代感和思想性兼备的文学工程,那么这种评选结果无疑是跑了题的。

    再说些题外话,冰雪儿好像是第一位和红袖签约的写手吧,好像还出版了小说集漂洋过海去看你。对此我大惑不解。如果红袖想走商业路线,像包装一个女歌手一样打造一个女写手的话,那我无话可说,可能是走对路了。但如果想要真正推出一个甚至多个站得住脚跟的实力派,那只能说是一次失败的尝试。青春美文一样的心情小故事,纵使有肥皂泡儿在阳光下折射出的色彩,也和太阳本身八竿子也打不着,在我看来,倒不如推出柳树下的童年或者闻中来得更有分量,当然他们的文章尚须加强以趣味性为代表的可读性。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偏颇之词,爱听听之,不听拉倒。我不惜以得罪人,来捍卫实话实说的舆论氛围。本人和冰雪儿无冤无仇,只是害怕又一个安妮宝贝被媒体生造出来,既损人又害己(欲知此种怪论的由来,请参阅拙作安妮不是宝贝)。

    老那书评有奖征文获了个三等奖,年底有幸成为红袖评论团的成员之一,第二、三期红袖期刊又发表了两篇拙作,年终盘点中四篇诗评被收入特辑,让我颇感安慰。爱上红袖添香,所以有热情去批判她。等她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和姿态,我恐怕真的要执伊之手与伊偕老了。这就是我的红袖故事,就当是一个深深暗恋红袖姑娘想和她结婚却又被她的臭毛病所困扰的傻小子的懵懂爱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