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孙悟空 !
当时中国对西域的唯一交通就是丝路,丝路闻名中外,商人借着丝路将中国的茶叶、丝绸运往西方,也将西方的商品运往中国。丝路虽然是东西方的重要交通要枢,却不安定,除了四周胡人强权威胁(突厥、回纥、吐番……等等),更经常有盗匪出没,抢夺商人财物。
玄奘前往天竺,依现在地图,是不可由南而行,因为有喜马拉雅山山脉阻隔,必须经由丝路,从甘肃,再穿过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再印度。
由古代地图来看,须凉州,至瓜州,再穿过伊吾国、高昌国、阿耆尼国、屈支国……等,之后再进入天竺诸国。
玄奘骑着快马前往凉州,官府已经发出通牒,要缉捕他,不准玄奘出国。凉州都督李大亮,派兵欲逼玄奘还京;幸好有慧威法师暗中帮助,派遣徒弟暗送玄奘西行,昼伏夜行,直到达瓜州。
瓜州刺史独孤达,对佛学甚为着迷,不仅命人收集佛经,还命人在敦煌石窟,雕刻佛像。玄奘首度丝路,丝路上一片沙漠,一人独行于沙漠之中,极为狼狈。莫贺延碛,长八百余里,古称为沙河;可说是上无飞鸟,下无走兽,更没有水草。
玄奘陷入困境,只有心中念着佛经来壮胆。在沙漠之中行走了一百余里因而迷失方向,玄奘急欲寻觅泉水饮用,但却苦寻不得,之后看见绿洲,却是海市蜃楼,玄奘快速奔跑,下水一跃,却是黄沙滚滚,陷入黄沙之中。
之后连续四夜五日,玄奘不曾饮用一滴水,他口干舌躁,就快要渴死了,体力不支倒卧在沙漠之中。玄奘几度想要半途而废,但想起对大乘佛教的热爱追求与对佛经的渴望,心中不停念着阿弥陀佛与观世音菩萨,使玄奘再度地坚定意志,继续向前进。
到了夜晚得到凉风吹袭以及露水饮用,玄奘身体才渐渐恢复。隔天再次勉强起身前行,走了许多时辰,终于遇见了绿洲,得到了水草,玄奘跳到池中,猛饮泉水,人与马终于脱离困厄。
躺在绿洲上,看着天空,天空一片湛蓝,艳阳高照,照出一片金澄,滚滚沙漠,一片金黄狂砂翻腾,如此美景美不胜收。虽然是草木不毛之地,但其壮观伟大,震撼人的心灵。
玄奘起身,将水壶装满水,看见远方出现一群人群,那是大食商人的商队,有数十个大食人骑着骆驼,往绿洲而来。玄奘曾在京城学习西域各国番语,对大食语略懂一二,也听闻大食人物风情,虽然如此,但是第一次看到大食人与骆驼,心中难免紧张。
大食人将骆驼牵到绿洲水池旁,让骆驼饮水,数个大食人看见玄奘,心中好奇,玄奘用不熟悉的大食语与他们交谈。
「你们好,我的法号叫做玄奘,是从大唐来的和尚。」
「原来是唐人,我们都是大食人,信奉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就是现在的回教。
「我们前往大唐,要与唐人做生意,这是我们的商队,要以胡椒、香水换取中国的丝绸和茶叶。」
「原来如此。」
「你独自一人上路,难道你不害怕吗?在沙漠之中,凶险甚多,不仅要对抗恶劣的气候,还有许多的盗匪。」
「我想前往天竺,求大乘佛经,因为政府禁令,不得不一人孤身上路。」
「何必那么辛苦,远去天竺求经?佛经我们虽然没有,但是我们可以送你一本可兰经,里面也是许多至圣名言,充满真理。」
「不,谢了,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
玄奘与大食商人相谈甚欢,既然是有缘相聚,玄奘讲个佛经故事给大食商人听。
「这故事叫做『熬而种之』,是出自《百喻经》。
「从前有个愚蠢的人,有一次他生吃胡麻子,觉得味道不怎么好。于是试着将胡麻子炒熟,果然味道又香又美味。
「但心里想,每一次吃之前都要将胡麻子炒熟,觉得很麻烦,突然心生一计,在下种之前,先将胡麻子炒熟之后再下种,他想将来生长出来的胡麻子也一定是香熟美味,以后不需再炒了。之后,他就如计所施,将种的胡麻子之前就先炒熟。实际上,这些炒过的胡麻子是永远不会发芽生长。」
「你的故事之中,似乎有些含意,好像包含某些道理?」
「没错,在故事中,世人也常常有类似的愚蠢行为。认为发菩萨心愿,需要不断修行,艰难辛苦,成效很慢。于是常有它念:与其旷日废时,不如速作阿罗汉,速战速决,功夫简易。
「如此,就得不到自己想追求佛果。因为种下的是炒熟的种子,是不能生长。凡事是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能投机取巧,世事是如此,佛道也是如此。」
「大师所说的非常有理,是至理名言。」
「虽然我们信仰不同,但凡事须脚踏实地,一步一脚印,不可急功好利,欲速则不达。」
「希望大师此次去天竺,功德圆满,求得大乘佛经。」
突然间战鼓四起,黄沙滚滚,从东方冲出一支军队,是骑马快速的骑兵部队,朝玄奘与大食商队,快速冲来。
大食商人吃惊,不禁大喊:「是回纥部队!」
纷纷跳上骆驼,准备逃亡。没想到回纥骑兵相当快速,一转眼间就冲进大食商队中,拔出弯刀,砍杀商人。玄奘被眼前光景吓到,没想到在这,竟遇上强盗,但他也不是没有见过大风大浪之人,双手合掌作佛印,口念南无阿弥陀佛,屹立于人群之中。
眼见旁边的人,一个接着一个被杀躺下,倒在血泊之中,玄奘心中不忍,于是大声吶喊:「不要再杀人了!」
回纥骑兵停下动作,数位骑兵凶狠看着玄奘,大声怒骂:「你在胡说些什么?死和尚!」
「我乃来自大唐的玄奘法师,你们既然已经抢夺财物,又何必残害他人生命?」
几个骑兵愤怒,纷纷将弯刀指在玄奘颈上:「臭和尚,信不信我们杀了你?」
「住手!」
从骑兵中,走出一位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他满嘴落腮胡,他就是回纥部队将领,名字叫做阿旺达。
「在沙漠中,水与食物最重要,人也非常重要;在沙漠中,要不断的打战,才能生存下去,我们需要士兵打战。所有人都抓起来充军,要他们帮我们打战。」
阿旺达看着玄奘:「你是个和尚,也是个唐人。」
「没错,但请原谅,我绝对不会为你打战,我也不会当兵,出家人是不杀生。」
「这由不得你,你想生存,就要当兵,就要杀人。」
阿旺达将盔甲丢在玄奘身上,强迫玄奘穿上,玄奘抵死不肯,被回纥兵连续殴打。勉强换上战袍,却不肯拿起兵器,回纥士兵越打越凶,打得玄奘倒地不起。
「住手,不须再打,他慢慢就会了解到,沙漠的残酷。在沙漠中,你不杀人,人定杀你,这是不变的法则,他终究会被屈服。」
一群人被回纥部队强押而走,回到回纥部队大本营,有几千个帐棚驻守,是回纥族的大军。在大军之中,有许多汉人,他们都是被强拉充军,在回纥军淫威之下,不得不屈服。汉人们听到玄奘法师来到,心中欢喜,当夜有数个汉人拜见玄奘。
「法师之名,如雷贯耳,今日一见,果然非浪得虚名。」
「法师,你是来解救我们的吗?」
「惭愧得很,我也是被回纥兵所抓。」
「我们汉人被回纥人欺侮,他们将我们当作苦役,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不如结合所有的汉人,起兵背叛回纥。」
「这样不妥,若被回纥人知道,会杀死所有汉人,到时会连累许多无辜的牺牲者。」
「玄奘法师,你的意见如何?」
玄奘思索一会,向在座汉人说道:「你们真的觉得很苦吗?」
「当然苦,回纥人简直是虐待我们,不把我们当人。」
「那你们认为回纥人苦吗?」
「回纥人怎么会苦?他们虐待我们高兴都来不及,怎么会痛苦?」
「你们错了,天地万物都脱离不了生离死别,都脱不了痛苦,回纥人也不例外。回纥人生长在沙漠不毛之地,比起汉人生活在富庶之地,当然生活艰苦。而人所犯下的杀、盗、淫、妄语的行为,其起因心理动机的贪、嗔、痴、慢所产生的犯意。
「杀人者时时害怕他人报复,贪心者害怕赚的钱不够多,说谎者害怕被人揭破谎言,痴心者却因迷恋而苦,这都是心理的痛苦,心理的痛苦远超过身体的痛苦。你们的苦是一时的,希望你们能当作上天在磨练你们的心志;而回纥人不同,他们的痛苦在心里,不打开心结,是无法摆脱痛苦。
「佛有云,对你们的敌人,须以慈悲心关爱,爱你的敌人;这样你们的敌意就会消失,进而求得大圆满,这就是菩萨心肠。」
数位汉人听了玄奘所说,心中大悟:「听法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法师的教导既是,我等佩服得五体投地。」
「可是回纥人该怎么办?他要我们杀人作战,我们不得不从。」
「到时我会跟回纥将军阿旺达沟通,你们相信我,我一定会说服他释放所有的汉人。」
数字汉人向玄奘叩拜,之后就离开。到了第二天,回纥人操兵,训练新来的士兵,汉人被强迫接受训练。
「我说汉人最没有用,手脚软弱,武艺差劲,没有我们回纥人来得强悍,来得矫勇善战。」
玄奘不愿意加入操兵,更不愿意拿起杀人武器,几个回纥兵看不过,痛殴玄奘,打得他趴在地上,汉人见玄奘被打,睁大愤怒双眼猛瞪,欲作反抗。
「不打紧,这样还打不死我,我说过出家人以慈悲为怀,我决对不会去拿杀人武器。」
「你是死鸭子嘴硬,想找死啊?」
回纥兵不停痛殴玄奘,恰巧阿旺达经过,他阻止士兵殴打玄奘,对玄奘说道。
「你的个性真是如此倔强,真不愿意拿起武器?难道你真的不杀人?要怎样条件,才肯拿起武器杀人?」
「出家人慈悲为怀,绝对不会犯下杀生之戒。今你要我拿起武器也行,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我倒想听听,是什么条件,让你愿意拿起武器?」
「将军只要你答应我,让我办一次法会,让所有回纥人与汉人都参加法会,法会之后,你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阿旺达知道,玄奘在汉人的心中,地位甚高,只要让玄奘臣服,所有的汉人也会死心塌地的臣服。
「好,我答应,就在明日中午,所有营区士兵都参加法会,听你说道。我就不相信你有三寸不烂之舌,有什么神通本领说服所有的回纥人?」
隔天中午,所有士兵集中在广场,准备听玄奘讲道。阿旺达想要让玄奘难堪,暗地里交代几位部将,偷偷交代所有回纥士兵,让玄奘这场法会讲不下去。正午时候到,艳阳高照,玄奘缓缓走到广场上,看着每个回纥人都杀气腾腾。
玄奘到底要讲些什么?才能感动回纥人的心。
「谢谢你们给我这个机会,今天在这想为大家讲一个故事。」
「讲故事?」
「没错,我想讲的是观世音菩萨的故事。
「相传在东周贞定王时代,天竺边区有个小国家︱兴林国,其国四周强敌环伺,年年征战。该国国王妙庄王刚愎自用,性格暴躁,喜怒无常。兴林国素以铸刀闻名,雄霸一方,妙庄王以强者心态,欲兼并其它诸国。
「妙庄王有三个女儿,大公主美丽虚荣,二公主骄蛮善妒,第三个女儿妙善公主,生性慈悲、善良,具有菩萨心肠,自幼有天听之异禀,能与动物沟通,又善于医术,事亲至孝。经常以各种方式,化解其父妙庄王与邻国之纷争,又时时关心伤残之士兵与百姓,深受人民爱戴。
「当时兴林国尚未有文字,妙善公主中原,向孔子弟子子夏的后裔卜哀求教殷商文字,其后将中原文化带回兴林国,因此兴林国开始有文字流传。释儒之道经妙善公主融会贯通,儒教开始西传。
「妙庄王为争霸权,不惜穷兵黩武,弄得兴林国上下内忧外患,民不聊生,而他的朝中大臣优陀夷善于巫术,屡次耍弄权谋,谋图篡位,其子梵高则娶妙庄王的二女儿为妻,他们父子两人,喜欢制造事端。
「妙善公主为救父王,冒死找来千年灵芝,却在优陀夷及梵高之加害下,被妙庄王施以刺目断臂之极刑;事过境迁,妙庄王得知是一场误会,但为时已晚,之后妙庄王痛改前非,决定终生修行以赎罪。」
「这故事非常普通,玄奘究竟要想讲些什么?」
「我想讲的就是『牺牲』。」
「牺牲?」
「人的死有轻如鸿毛,重如泰山;人的死法也有很多种,有轻率的死、意外的死、病死、战死、盛大的死……等等。我知道回纥人都是不怕死的武士,都是矫勇善战,但要战死在沙场上,必须要有神圣的使命,是要为何而战?」
「为何而战?」
「每个人都是人生父母养,每个人都有亲情、爱情、友情,是什么原因会让你们想牺牲生命?是什么原因会让你们想要战斗?一个人死了,会有许多人为你们伤心;一个人在一生之中,可以做许多的事情;你觉得你这一生活够了吗?你们不应该让生命轻言流逝,不应该轻言战斗。」
玄奘的话打动了众人的心。
「或许你们会觉得观世音菩萨很傻,为什么她愿意牺牲眼睛、手臂,阻止妙庄王的穷兵黩武?因为她知道,生命是可贵的,一发动战争,将会有多少的生命在战场上被夺去?将会有多少人无家可归?会有多少家庭破碎?
「或许在战场上战死,会被称作英雄,但是被你杀死的人呢?你的家庭、你的妻子、你的小孩将会成为最可怜的人,无依无靠无人照顾。观世音慈悲的心,就算是牺牲双眼双臂,也要阻止战争的发生,这就是菩萨的慈悲之心。」
所有人听了玄奘的话,被玄奘的话打动。在战场上生生死死看得习惯,早已不在意;但是一旦退出战场,看见许多家庭破碎,许多人民流连失所,那种惨况深刻在每人心中。
「牺牲是一种艺术,死是一种境界,佛家所说的涅盘,乃是死亡的最高境界。当牺牲一人性命,可以换取许多的生命,即使牺牲,又何妨?但是在牺牲之前,你必须想一想,你的牺牲究竟是为了什么?到底值不值得?如果不值得,就必须珍惜生命,因为大千世界之中,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等着你追求,有太多真理,等着探索。
「观世音菩萨为救众人超脱苦楚,不忍看世人受苦,而牺牲自己。升天之后,被视为佛陀在人间的化身,我们称其为观音,在梵文中意为『眼观各方之主』,观察世人之声,察觉世人苦痛,进一步解救世人。」
玄奘念出大悲咒,阵阵佛声打动众人内心,使人不禁落泪。
「南无喝啰怛那哆啰夜耶.南无阿唎耶,婆卢羯帝烁钵啰耶.菩提萨埵婆耶……」
阿旺达起身,走到玄奘面前,向玄奘叩拜:「大师教悔,深深感动我心,从此之后我阿旺达绝对不会叫大师作出杀戮之事,大师也可以自由进出回纥。」
「但我的目的是希望你们停止战争,停止杀戮,不要再烧杀劫掠,再做出伤天害理之事。」
「我也想,但那是不可能的。沙漠之地,生活困苦,丝路一带,有汉人、突厥人、回纥人三股势力,相互争夺。在这最富庶之地是河西走廊,为汉人所控制,那里有人工运河可以灌溉农作物,衣食不缺;而其他地方,几乎是不毛之地,生活困苦。为了生存,不得不战争。」
「难道没有其他的方法?」
「有的,除非汉人开放河西走廊,让回纥人进驻敦煌,一同开垦农地,过安定生活,战争即可结束。」
玄奘想了一会,对阿旺达说:「我愿意为回纥当说客,说服瓜州刺史开放敦煌,让汉人、回纥人一起生活,共同开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