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造化大宋 !
当了十年宰相, 门生故吏还会少了?没过三天, 韩邈要的人, 就到了眼前。面对这个出身不显,甚至比自己还年轻些的士子,韩邈也丝毫没有怠慢,笑着道:“贵客可算来了, 韩某着实望眼欲穿啊。”
面对笑容满面, 神色恳切的韩官人,李格非的表情却有些僵硬。他父亲乃是韩相公门下僚属, 一家都受过韩相恩惠。原本以为,自己有朝一日会继承父业,若是运气好些, 说不定也能考个进士, 出任一方。谁料尽被派到了韩氏偏支子弟手下, 还是个商贾之家。难不成要让自己当个账房?
并不知自己前来的目的, 但好歹也是韩相公亲自吩咐的,李格非客气道:“小子奉相公之命前来, 不知官人有何吩咐?”
“倒是简单,不过是写些东西罢了。”韩邈笑着把人让在了座位上, 才道,“李贤弟应当也知, 如今朝中议论河湟之事吧?”
这个李格非还真知道。他父亲乃是韩琦的幕僚, 对于朝中大事, 也知道不少。如今王韶进言, 想要开拓熙河。此事可引起了轩然大波,朝中每日不知多少弹章,就是为了阻止官家兴兵。只是这样大的事儿,跟他有什么瓜葛?
“此事小子也知一二,只是朝廷大事,不该置喙。”李格非谨慎答道。
韩邈却笑道:“不论朝中诸公如何想,我只觉河湟故地,不该坐视不理。如今韩相公有意推动此事,我也当尽绵薄之力。”
韩相公竟然是支持收复河湟的?这个,李格非当真是不大清楚。然而会把他派来,肯定是要他为这位韩官人所用的。若相公也支持,河湟之战,怕是会有转机啊。这可是立朝百余载都没有的事情,就算是个书生,李格非心中也不免有些激荡。只是一个商人,一个士子,又能做些什么?
见他来了兴趣,韩邈也不再卖关子,开门见山道:“想当年唐宪宗欲复河湟,奈何英年早逝,才留下杜牧之的《河湟》名句。可惜河湟失地已久,还有多少人惦念这汉唐故土?我寻李贤弟,便是想借你文才一用。”
李格非好读书,家中钱财,几乎都用来买书,自然比旁人更清楚这段历史。杜牧那首《河湟》,写的正是这段往事。更重要的是,在他写下《河湟》一诗后不久,唐宣宗就继承了先皇遗志,趁着吐蕃内乱,夺回了河西。驱北狄,平安南,定西陲,正是这一系列手段,才让遭受“安史之乱”的大唐,有了堪比“贞观之治”的“大中之治”。
而当今天子面对的四夷局面,与唐宣宗何其相似!若是以此为由上表,定能引得圣心大悦,甚至推动河湟战事。见韩邈之前,李格非也略略打听了一番,知道此人跟天子亲封的凌霄处士有些瓜葛。雷霆真君的大名,早已传遍了京城。难不成韩邈是为了让凌霄处士献上奏章,取悦天子,才寻自己代笔?
面色微变,李格非摇了摇头:“愚虽不才,却也不愿做佞进之事。”
这话有些生硬了,韩邈却笑了起来:“贤弟误会了。我寻你编写的,不是奏章,而是份小报。”
官府发行邸报、朝报,数量极巨,士林中观者不在少数。不过毕竟是朝廷大事为主,对于大多是百姓而言,还是不够。于是民间就出现了一种“小报”,由私人刊发,在市井贩售。不过为求引人瞩目,多会抨击时政,泄露朝廷尚未公开的机要,甚至还会编造出一些耸人听闻的秘闻,着实算不得体面。
这河湟之战,如今刚刚筹备,算得上秘闻了。难不成是要从这里下手吗?
李格非皱起了眉头:“小报毕竟有违法度,若是妄议朝政,说不定要遭攻讦……”
他的话还没说完,韩邈就一挑眉:“谁说我要妄议朝政了?这小报可不同寻常,只刊些传奇话本,乡野逸闻,乃至商户招贴。放在酒楼或是瓦舍中寄售。百姓可不知朝廷大事,但是当年唐朝如何失地,又如何复得的故事,总该让更多人知晓才是。”
啊!李格非毕竟聪慧,一下就听明白了韩邈话里的意思。世人多愚,不知唐时旧事,杜牧诗中的“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才是当今现状。
那若是刊发小报,宣扬一番呢?唐宣宗朝可是人才辈出,平定四夷更是传出不知多少佳话。若这些传入市井,让百姓也知道河湟的重要,前朝的威赫,是不是也能对朝廷生出影响,对战事有所助益呢?
这般造势,谁能想到啊!一份不言政,却意图推动政局的小报,还真是别出心裁。难怪韩相公会派他前来。虽说诗写的不怎么样,但是文章,李格非还是自认能拿得出手的。
只是写这些,终归跟自己的追求有些不同,李格非略一沉吟,就道:“韩相公有命,愚自当竭尽全力。只是市井逸闻、传奇话本,终非小子所长……”
韩邈哪会听不懂他的意思,微微一笑:“这些自会另寻人撰稿,贤弟只肖校稿编纂即可。我会腾出一间别院,专供贤弟办报。各色用书皆可报账,月俸就暂定十贯好了。”
李格非的呼吸一下就急促了起来。且不说,一个月十贯,顶得上县令的月俸了。只买书能报账一条,就让李格非心动不已。他身家不丰,所好也不过是读书。这可是难以抗拒的诱惑。
没有挣扎太久,李格非最终还是拱手道:“小子不才,韩官人只管吩咐就好。”
※
定下了办报的人选,还有不少事情需要筹备。韩邈先找到了米芾头上。
“啊?韩兄要办报?还要我来提字?”米芾听闻这消息,也是一脸茫然。他还是第一次听说,小报还要起个名字呢。
“这是我韩家办的小报,自然也要打出名头才行。我认得的人中,唯有米贤弟书法绝伦。这新报,可不就要请一份墨宝了。”韩邈笑着说道。
米芾的眼睛一下就亮了:“还是韩兄有眼光!写什么,你只管说。也不用润笔费,只要刊出的小报,送我几十份就行!”
这要求,还真是出人意料。韩邈却见怪不怪,取出了一张字条:“此报多登传奇逸闻,贩售乡野。我已想好了,就叫‘日新报’即可。”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大学》名句,童子开蒙时就要教的。用在小报上,倒也得体。不过此时,米芾已经没工夫品鉴了。这可是他第一次被人邀字呢!还是必然会印特别多份,流传甚广的小报。怎能不让他兴致勃勃?
足足写了十贴,他才选中了其中一张,飞快掏出个下印,盖了上去。又仔细端详良久,双手捧着,交给了韩邈。不忘嘱咐一句:“韩兄印字时,可别忘了把印章也加上啊!”
谁家题字还盖印章的?看着那比墨书丑了数倍,显然是自己篆刻的朱印。韩邈微微一笑:“这印章不能显贤弟之能。不如在报上落个款,注上是贤弟题字好了。”
米芾闻言大喜:“还是韩兄厚道!以后你那报上需要什么字画,尽管来找我就行。价钱好商量的!”
韩邈不由失笑:“那就有劳贤弟了。”
约了题字,还要有稿件才行。除却自说讲人处改编的话本,韩邈还寻了一人。
哪会想到,韩邈办报竟然找到了自己头上,沈括十分惊讶:“我并不擅长政论,哪能给景声撰文?”
他也是进士出身,文章自不会差。但是好歹也是看过些小报的人,沈括自问不是个能把政事说出花的人,更不会伪造机要,要怎么给小报写文呢?
韩邈却笑道:“我那日新报,并不涉及政事。不过是刊些市井逸闻,传奇话本罢了。存中兄游历甚广,学识渊博。若是能写个方志、见闻,最好不过。还有你跟琼儿研制的观天镜、显微镜,乃至一些自然之变。若是能写出,不也是一件好事?”
沈括顿时来了兴趣:“观天镜和显微镜禁外传,原理不便说,但是观测到的东西,却能写写。只是这些难登大雅之堂……”
他是有一肚子见闻,也有著书的打算。只是这些太过琐碎,有些不好意思登在报上给人看。
见他这模样,韩邈就笑道:“沈兄多虑了,用个笔名、别号,谁知是你写的?”
沈括一听这个,就来了精神:“我曾在梦中,见到过一条清澈小溪,周边风景殊为雅致。还想有朝一日,寻个类似的地方,在此处安家养老呢。既然如此,就号‘梦溪’好了。”
“存中兄雅趣,说不定刊在报上,也能寻到知音呢。”见沈括应了下来,韩邈就放心了。
他办这小报,是为了推动河湟之战。但是暗地里,却也有些旁的打算。“雷霆真君”的名号虽然好用,但是随着争执加深,朝中必然会有人不满。他还要给琼儿找一条退路。而这小报,就是个不错的法子。邀沈括、苏颂在报上撰文,写点与琼儿有关的逸闻。甚至以此为饵,钓出更多喜好此道,心怀好奇的士子。而人多了,就能成势。对于河湟如此,对于造化派亦是如此。
只花费三五日,韩邈就把小报的框架搭了起来。有了诸般安排,剩下就是告诉琼儿,那件因他而起的好事了。
※※※※※※※※※※※※※※※※※※※※
《河湟》 唐杜牧
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
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
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
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米芾确实有自己刻印章的习惯,而且手上功夫不行,略丑
是说过年实在太难坚持日更了qaq
最近更新时间不定,睡前再看好了。
还有大家看完表忘了留个言啊,给窝点动力吧orz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