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射天歌 !
8
自旋又如何呢?我问。
自旋就意味着,他向我解释,每一个光子的前进路线都是扭曲地螺旋前进的,它会占用比它自己的直径大得多的路径截面。
我明白他的思路,就是说,在光子的振幅范围内,同一时间只能通过一个光子。
可这又能说明什么呢?
他说,虽然光子的直径可能远小于电子的直径,可自旋的振幅却不一定会比电子的直径小多少。
这与两者的直径有什么关联呢?我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
他解释,亮度的增加,自然是因为光子密度的增加,可是,如果你的感觉够灵敏,就会发现,它们并不是密集地并排前进的,而是存在着先后顺序的——光子在前进的时候,具有轨道的排他性。
这又说明什么呢?
他笑了,说,一句话,无论光的亮度有多高,在同一时间点上撞击电子的光子数量,并不会随之改变。
我一听,这不就是另一种版本的泡利不相容吗?
自旋粒子的前进路线,当然与波的传播路径效果一样了。双缝实验产生干涉条纹,也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他说,不仅如此,因为屏幕本身也是由原子组成的,所以电子或光子击打后留在屏幕上的光点,并不是像子弹穿过纸张一样留下的一个洞,而是这些电子或光子自己留在了屏幕表面。它们继续停留在屏幕表面,就一定还会不停地抖动,所以,光子或电子,即使是穿过单缝,随着光点的增多,也会出现波的干涉条纹图样。
他的这种推断吓我一跳,这确实是自旋产生的非常简单的逻辑结果。
为什么我以前就没想到呢?
但我还是有个疑问,就是,将光子和电子看作自旋的粒子,固然可以解释双缝实验中的干涉条纹图样,然鹅,它不能解释电子轨道跃迁问题:电子从这个轨道跳到上一级轨道或下一级轨道,中间没有任何过渡,如果电子是粒子的话,是不可能想象的,因为粒子从这个位置到另一个位置,无论你怎么跳,也一定有轨迹的嘛。
他沉思了一会儿,如果不把电子或光子看作一个石头一样的结构实体,而是气球一样的气囊,轨道跃迁的问题也就可以解释了。
气球一样的气囊?我很是不解,不知道他为什么会联想到气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