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葬清 > 第13章 殿议

第13章 殿议

作者:义和团大师兄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推荐本书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葬清 !

    “报——,李鸿章急电,朝鲜大捷!”

    紫金城中和殿,众大臣正在早朝,一名太监飞奔入殿。

    朝鲜大捷?牙山的叶志超击溃了日军?

    殿中鸦雀无声,所有目光聚集到太监手中的奏折,惊愕、诧异、不可思议。

    光绪皇帝精神大振,急不可耐的叫道:“快,快呈上来!”

    厚厚的一迭奏折,光绪皇帝飞快的看完,猛的一拍御案:“好,打得好。”抬起头来,见群臣面色疑惑,顺手将奏折递给太监,送给群臣传阅,他哈哈笑道:“李中堂用兵如神,一战安定平壤,给了倭寇一个下马威,也给朕报了一箭之仇,痛快!”

    奏章由张佩纶起草,文采绝佳,洋洋洒洒几百字,极尽溢美之词,当然,侧重点在于李鸿章的高瞻远瞩,提前洞悉倭人奸计,详细阐述此战的重大意义,左宝贵、于成龙只是执行者,一带而过。

    光绪皇帝心花怒放,丰岛海战的郁闷一扫而空。

    谁说我大清军队不如倭寇?丰岛之战只是卑鄙的偷袭,倭人外强中干,平壤这一战就狠狠的扇了倭人一个耳光,仅仅三百多人,经过三天的长途跋涉,不顾疲倦勇敢作战,全歼五百倭军,这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四大军齐聚平壤,将给倭寇形成压顶之势,朝鲜平定指日可待。

    看过奏折,众大臣均面色古怪,李鸿章何来如此神通?又何时如此果断?

    自朝鲜事件以来,李鸿章一直在鼓吹洋人调停,特别是丰岛海战后,像吃了兴奋剂似的,抓住高升商船属英藉不放,认定英人绝不会善罢甘休,各国公使联手施压,必能迫使倭人撤兵,四大军虽然入朝,但是否开战还在左右摇晃。

    现在忽传捷报,其中的奥妙值得玩味。

    奏折末了,李鸿章道:“倭先开战,自应布告各国,俾众皆知衅非自我开。似宜将此案先后详细情节据实声叙,钧署拟稿必臻周妥。内属国一节,朝鲜与各国立约时均声明在先,各国虽未明认,实已默许,可否于文内轻笔带叙。斯我先派兵非无名,后来各国调停议结亦暗伏其根。汪使应撤回,倭驻京使及各口领事应讽令自去。”

    这分明是建议,朝廷应立即宣战。

    一夜之间,态度转了一百八十度,区区一场小战,真的给了李鸿章必胜的信心?

    能在这里站着的,哪一个不是久经宦场、玲珑剔透之人?智商之高远超普通百姓,瞬间转了无数念头。

    翁同和紧锁眉头,手捻白须苦思。

    李合肥啊,到底在搞什么名堂?真的下定了决定,与倭人一战?还是别有用意?

    奕劻首先出列,双手一拱:“恭喜皇上,一战扬我国威,倭人必然震撼,不敢再悍然挑衅,老臣立即联络各国公使,继续向日本施压。”

    ******是坚定的主和派,仗嘛,能不打就不打,西洋人的调停还是积极的,而且是数国联手,罕见的齐心协力帮助我大清朝,以倭人小小的国力,岂有不退之理?

    翁同和轻哼一声,紧跟着出列上奏,笑逐颜开:“左提督不愧是威名显赫的老将,料敌于先,庙算千里,主力尚在国内,前锋已直捣平壤,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围歼倭军,而且以少胜多,不死一人,甚至于在途中分兵驻防元山港,上古名将也不过如此,此乃皇上的洪福。”

    基本上重复刚才的奏折,其他人却听出了别样的味道。

    三百余部斩五百首级,不论有没有水份,平壤大捷毫无疑义,肯定杀死了大量倭军,否则李鸿章不敢这样大张旗鼓的宣传,皇上正在兴头上,任何人也不会在此吹毛求疵。

    但翁同和只字不提李鸿章,直接把左宝贵拉出来,言下之意,功劳是奉军的,是左宝贵运筹帷幄、指挥有方,前几天,左提督派遣马营抢先入朝,李鸿章正热衷于调停,两者并无关系。

    没否定李鸿章,也没驳******的面子,同一件事却有不同的侧重点,话说得四平八稳、滴水不漏,又是一副为国选才、大公无私的语气,谁也挑不出一点毛病。

    翁大人的水平之高,已经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不服不行啊。

    老师的话,光绪皇帝一向言听计从,点头笑道:“翁师傅所言极是,左将军确是当代名将,当年随从僧王,谋勇兼优,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些年也是勤明忠实、骁果耐劳,但朕还是小瞧他了,呵呵,老而弥坚,远盛壮年。”接着朝太监一摆手:“传旨嘉奖,赏银千两。”

    翁同和得意微笑,继续道:“为帅者不但要善于用兵,而且能识人、敢用人,那个千里奔袭的马营统带,臣敢肯定,他绝对是一员难得的虎将,狂奔三天三夜,以区区两队人马,就敢向五百倭军进攻,其胆识世所罕见。”

    再拎出一个营官,功劳完全下放,落实到某个人头上,李鸿章的奏折写得再漂亮,也无足轻重了,奉军归奉军,淮系归淮系,两者风马牛不相及.

    小得可怜的营官,光绪根本没注意看,经翁同和一提醒,马上反应过来:“有理,有理,左将军带出了一支虎狼之兵,手底下人才济济。”

    光绪只有二十四岁,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正想大干一场,最欣赏敢于用事、有进取心的奴才,讨厌暮气沉沉的老家伙,呵呵笑道:“这位营官……嗯,叫……叫……”

    他记不起来了,翁同和适时补充:“于成龙。”

    “于成龙?”光绪皇帝怔了怔,默念几遍,随即欢喜的笑道:“好一个于成龙,前两个是文臣,这回是武将,呵呵,莫非我大清又要出一名臣?”

    大小于成龙,均是名垂青史的廉吏好官,多次受到康熙皇帝的嘉奖,甚至于被誉为文臣的典范,光绪皇帝一听这名字,立马产生了极大的好感:“传旨嘉奖,赏银五百两。”

    说罢,想起于成龙现为营官,只是小小的从五品,又下了一道圣旨:“于成龙升千户,属下将士各赏银三十两,伤者加赏五十两。”

    群臣面面相觑,此战不大不小,正常情况下,记上一功、圣旨嘉宾即可,赏银已是破例,直升一级实属罕见,除非有前功积累,这个于成龙名不见经传,但取了个好名字,今天升点官到没什么,引起皇上的注意才是大事。

    从现在起,于成龙已在光绪心里挂上了号,距飞黄腾达不远了。

    圣旨下完,光绪皇帝的脸上显出一丝红润,开心的说道:“我大清拥地万里,黎民数兆,处处藏龙卧虎,像于成龙这样的人才,就应该不拘一格提拔、大力重用,不要束手束脚。”

    “我皇圣明!”翁同和抢先下拜。

    “我皇圣明!”其他人紧跟着呼应,有的暗自思量,回去要好好查查,这位于成龙是何来历,难道是翁老儿的人?(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