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杜杲传奇 !
手机阅读更精彩,手机直接访问 M.bqg8.cc
天兴二年(1233年)六月,因归德形势恶化,哀宗又逃往蔡州(今河南汝南)。然,蒙古大将史天泽一路紧追不舍,在蒲城歼灭了完颜白撒的八万精兵。蒙军随即进兵蔡州,围困之。同年八月,蒙古召宋兵攻破唐州(今河南唐河),哀宗欲与宋求和,派使者对宋帅杜杲说:“蒙古灭国四十,以及西夏,夏亡及我,我亡必及宋。唇亡齿寒,自然之理。”
杜杲自知是理,无言以对,然,丁大全却要怒斩金国特使,杜杲大声呵斥:“难道不知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道理吗?”丁大全便将赵昀的圣旨诵读了一遍,杜杲无可奈何地低下了头颅。十一月,杜杲率军十二万与蒙古军合围了蔡州,这蔡洲是宋、金的临界之地,它的一半是金国,而它的另一半却是宋国。蒙古伐宋之时,杜杲利用了蔡州、陈留和拖雷、察罕捉起了迷藏,结果大败了蒙古大军。今日,又在蔡洲,而被围困的却是金国的皇帝,这个地方,他太熟悉了。
天兴二年(1233年)的十一月,宋、蒙几十万兵马合围了蔡州。
蔡州被围三个月后,城中粮尽。初九夜,哀宗深知亡国之日将至,不愿当亡国之君,遂下诏,禅位予宗室完颜承麟。承麟受诏即皇帝位。
十一日(儒略历2月9日),正在行礼,蔡州城南,已经立起了宋军旗帜,诸大臣,亟出抗敌。宋军攻破了南门,蒙军攻破西城,双方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四面杀声震天。金军将士,顽强抵抗,几乎全部战死或自杀殉国。哀宗自缢于幽兰轩,享年37岁。
昭宗完颜承麟,闻知哀宗死讯,“率群臣入哭,谥曰哀宗”,“哭奠未毕,城溃。”退保子城,同日死于乱军中,金亡。近侍完颜绛山遵奉完颜守绪的遗嘱,将他的尸体火化,残骸埋葬在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北面汝水旁)。另一说是蒙将塔察儿和宋将董槐见在焚烧完颜守绪的尸体,忙上前扑灭余烬,捡出余骨,一分为二,各取一份回去报功。据蒙古伊儿汗国宰相拉施特主编的《史集》记载,塔察儿仅获得金哀宗的一只手。金哀宗大部分遗骸,被宋军带回首都临安告太庙。宋廷最后按洪咨夔的建议处理了金哀宗遗骸,藏于大理寺狱库。
追寻金朝兴亡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它经历了一条与辽朝兴亡大体相似的道路。他们之所以兴起,之初可以与大宋政权分庭抗争,屡占上风,凭籍的是他们极具战争力的军政组织。辽有“斡鲁朵”和族军,金有“猛安谋克”,他们都实行兵民合一的制度,在励精图治的帝王指挥下,可以所向披靡。然而,当他们功成名就,建立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导,帝王**的传统农耕政权之后,随着原来的政权组织形式的急剧变化,制度的缺陷便日渐凸显出来了。这首先表现在其原来自身制度上的先天不足和不适应性。金朝的猛安谋克军的战斗力持续下降,即使统治者施以丰厚的兵饷,也无法遏止。其次,在处理作为统治者阶层,即少数民族的女真族,与作为被统治者阶级,即主体民族的汉民族的关系问题上,没有能够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
河患、瘟疫也是促进金朝灭亡的重要原因。没有认真处理民族的矛盾,各地反抗的怒火从未停息。金朝以马上得天下,在治理天下时,却遇到内外矛盾。金朝对外一直受到北宋、南宋、西夏、蒙古和高丽等政权的牵制,稍有闪失,就会被颠覆;在内,在安置女真族和处理汉族关系问题上,产生了新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些矛盾始终存在,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统治阶级内部血腥的权利斗争,又在腐蚀着政权的大厦,面对着强劲的蒙古旋风,它的灭亡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金哀宗在位的十年间,竭力组织力量抗蒙图存,这符合各民族、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利益,也取得了可喜的胜利,并在一定程度上使战局有所好转。但是,他却无法挽救丧乱中的金王朝在经济、政治上的全面崩溃,也就不能从根本上阻遏生气勃勃的蒙古政权的猛烈进攻。再说,金哀宗毕竟不是一个雄才大略的英武君主,因此,等待着他的,只能是一个亡国之君的悲惨结局。金哀宗自评:“我人主十年,自知无大过恶,死无恨矣。所恨者祖宗传祚百年,至我而绝,与自古荒淫暴乱之君等为亡国,独此为介介耳。”“古无不亡之国,亡国之君往往为人囚絷,或为俘献,或辱于阶庭,闭之空谷。朕必不至于此。卿等观之,朕志决矣!”金末帝评曰:先帝在位十年,勤俭宽仁,图复就业,有志未就,实是可哀。王鹗《汝南遗事》:虽未洽于太平,亦可谓小康小息者矣。属天开一统,地入大朝,遂至灭亡,犹足称颂。郝经《汝南行》:天兴不是亡国主,不幸遭逢真可惜。十年嗣位称小康,若比先朝少遗失。
金国灭亡之后,宋廷也确实得到了诸多好处,不但收回了燕云十六洲,还扩展了黄河以北的大片土地,但明白之人也都知道,和凶暴成性的蒙古帝国成为邻居,宋廷便是芨芨可危,难逃覆灭的下场。宋朝最高统治者——理宗皇帝,虽然雪了“靖康之耻”,完成了历代先皇收复国土的遗愿,但他也清楚地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要加强兵防建设,消灭蒙古在宋势力的扩展和渗透。要凝聚国人之心,齐聚国人斗志,捍卫和保护宋廷来之不易的战绩和成果。
宋军带上金哀宗的部分遗骨,浩浩荡荡地返回到了京城,沿途受到了英雄般地欢迎,人们载歌载舞、心花怒放、扬眉吐气,沉浸在无比欢乐的气氛之中。
报了靖康之仇,雪了“丙午之耻”,赵昀便亲书谕旨:提升丁大全为枢密副使兼参知政事,杜庶为正侍大夫,杜杲为为枢密副使,兼兵部尚书。董槐为参知政事兼殿前指挥使。
恢复董宋臣内侍兼总管太监职务。
赵昀的这道谕旨可谓绞尽脑汁、机关算尽,其特点有:
丁大全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他连升几级,从掌管京畿纠察事宜,位从七品的殿中侍御史直接上升为相当副宰相的枢密副使兼参知政事。而恢复董宋臣内侍兼总管太监职务。就更能说明赵昀今后的政策,赵昀已经做好充分准备,首先与蒙古帝国缔结友好条约,延长自己的统治时间。他快速提升丁大全,恢复董宋臣职务,其目的就是要和强大的蒙古帝国保持良好的关系。
破格提拔杜庶为正侍大夫,目的就是安慰杜杲。
枢密院不设正职,其目的是为了丁、杜二人相互制肘,互相约束。
董槐虽然没有参加此次战役,去闽赣两地剿灭蒙古的间谍组织,但他为人正直,唯命是从,让董槐做自己的殿前指挥使,能让人放心,睡得着觉。
选择在此时恢复董宋臣的职务,赵昀更是棋高一着,他知道,历代朝廷,皆有大喜必要大赦的不变规矩,这是宗族留下来的优良传统,无人会计较。而董宋臣被关的这些日子,真是度日如年,自己离不开董宋臣那细致入微的关照和关怀倍至的呵护,没有了他,人生也就空空如也,生活就会索然无味。
话说,史弥远听说宋廷出兵围攻了金国,他悲愤交加,怒不可遏,经脉破裂、吐血而亡。杨太后得知,也昏厥倒地,隔日离去。宋帝追封史弥远为卫王,谥忠献。追封杨太后为孝崇圣通皇太后。而关在狱中董宋臣得知史弥远和杨太后死亡的消息后,高兴得眉开眼笑,随后的他便大声喊道:“小石子,你的仇报了,可以安息了”
董宋臣想:宋廷和金国翻脸,就意味自己离出头之日不远,他知道,自己能够活到至今和皇帝赵昀眷念旧情是分不开的,自己出来后,一定要替皇帝分忧解难,以报知遇之恩与不杀之德。但他也知道,蒙古人的宗旨和理想就是完成统一,实现大同。要报答恩情,还着实不易。
董宋臣是个有恩必报之人,当年王枭替他找回了“宝贝”时,他就发誓:此恩、此德,宋臣要用一辈子报答王枭。事实证明: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最快小说阅读 M.bQg8.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