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晴雯的现代生活 !
第59章吟诵社(下)
说实话, 这群出生在新时代的年青人已经很少会看到人做针线了,大家从小到大都习惯了在品牌店里买衣服, 对于针线活儿的印象无非是钉个纽扣、缅个裤脚之类的。
传统服饰社的老成员们多少有点动手的经验——想要的款式没有店家卖, 只好自己DIY什么的,说起来也是一把辛酸泪了,但大多也都是跑缝纫机,真自己动手缝大件的, 还真没几个。
看得最多的反而是戴牧皑和江彦这两个家里有钱的人, 不过他们看到的都是头发花白的男性, 专门定制正式场合穿的正装的老裁缝, 讲真的,一个老人, 戴个老花镜,佝偻着腰在那里缝衣服,这场景能称得上安祥, 但绝对称不上好看。
眼前这个景色大概是大家第一次真正地看同龄人做针线,临时清出来的制衣间说不上多整齐干净,在这个阳光普照的日子里, 大家甚至能从窗户照进来的阳光里看到一点在半空中打着转的尘埃。秦雯坐在窗边, 被裁剪好的布料铺在她的腿上, 在阳光的照射下隐隐泛着金光。穿着一身白色劲装的少女低着头, 纤长白皙的手一只捏着针, 另一只则隐在那布料之下, 远看起来只是手指轻颤, 但衣服却在这静谧中快速地成形了。低头缝纫的少女和一袭干脆利落的劲装合在一起,不知怎么,就让人有一种错位的美感。
“我头一次见到她的时候,她坐在树下,缝军装,看起来也是这样漂亮。”戴牧皑小声地对江彦说,然后他发现周围人看他的眼神有点怪怪的——包含着看“傻孩子”的“慈祥”笑容和钱茵的瞪视。然后他才后知后觉地感受到,这个句子在这个时候说好像不大妥当。
本来被秦雯做女红的美景吸引的人如今的注意力都在这个新发现的八卦上了,没有说话,但各种眼神乱飞,但没等大家说什么,秦雯突然站起身来,将衣服抖了抖:“这件襕衫做好了,找个男生来试一下吧。”
“我来吧!”戴牧皑为了摆脱这个尴尬的眼神,主动说。
“哦~”轻轻的起哄声,还有善意的笑声。
秦雯刚才注意力都在衣服上,没有关注到旁边发生了什么,听到起哄声还以为是自家社长和她闺蜜又闹了什么玩笑,也没往心里去,一看那个总会出糗的迷糊男生自告奋勇,便冲他感谢地笑笑,“会穿吗?”
“会,会!”戴牧皑头点得像小鸡啄米,然后几乎是抢的将衣服拿到了手。
趁戴牧皑换衣服的时间,秦雯与两位社长探讨了一下女生的衣服设计。
“哇,好看!”刚聊了没两句,秦雯便听到一个吟诵社的女生大声的称赞,抬头一看,是戴牧皑换了衣服出来了。
“古话说‘男要俏,一身皂,女要俏,一身孝’,果然没错啊。”说话的是传统服饰社一位负责撰写介绍词的大四师姐,因为保送本校研究生,如今空闲时间多得很,秦雯已经看到她好多次了。
戴牧皑不是第一次身这种古代的装束,不论是中小学活动还是之前的传统服饰社展示,古装穿得多了,连穿衣动作都麻利了不少,三五分钟,就整整齐齐地出来了。
“这个,戴一下。”秦雯递给戴牧皑的是一顶竹制丝面的进贤冠,现代男生都是短发,所以没有办法束发戴冠,只能用一个带子系了假发包戴着。
“唔,好多了。”秦雯上下打量着,然后找了一条藏蓝色的绦子,走进了戴牧皑,伸手一围,很熟练的帮他在腰间打了一个漂亮的结。
秦雯这个事儿做得很习惯了,不论是上一辈子作为大丫鬟侍候宝玉,还是这一辈子她设计的衣服给她哥哥、她爸或者剧组的其他人穿,腰带绦子基本上只能由她或者专门负责古代服装的服化人员来做,而她打出来了结可要比半路出家的服化人员服帖多了。
戴牧皑虽然家里身处娱乐圈,但被保护得很好,正常的社交活动有,那些乱七八糟的活动却基本很少参加,和陌生女性靠这么近来是第一次。他只觉得那个女孩儿离自己很近,手似乎在自己的腰间碰了一下,极轻极轻的,女孩儿身材称不上高挑,她低着看着自己腰间的时间,自己甚至能感受到她的呼吸,一股幽香在鼻尖萦绕让她连呼吸都放轻了。
“行了,大家看看怎么样吧。”秦雯手脚麻利,打好了绦子直接退开两步,仔细端详了一下,感觉没什么需要处理的了,才转头问其他人。
“很好!就这套吧,我去找家工厂下单。”吟诵社的社长高沁一拍手,确定了。
“不用再找了,用我家的厂子吧。”秦雯直接道,“当成我们家赞助好了。”她挥挥手道,“女生以白色为底,粉色滚边,绿色的绦子,可以吧?”
“没问题!”一群只会穿衣服的人没有勇气给设计衣服的人提建议,麻利儿的同意了这个方案。
有现成的布料,秦雯做衣服很快,没有绣花的衣服缝合也不难,没到午饭时间,秦雯就已经做好了女生那套衣服。这回不需要找别人,她自己就找了更衣室换了衣服。
女生的衣服款式和男生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颜色上有所不同,男生通体是黑的,像是贵气十足的公子,女生的衣服既有女扮男装的英气,又能让人联想到竹林、浣纱美女西施。男女站在一处,像是一幅美丽的画。
“衣服定下来了,我们抓紧排练吧。”高沁见有秦雯把服装这一块全部包了下来,心里轻松了一半——吟诵社人气不高,坚持下来的人更少,外联部很少能找来赞助,她的手头还是有点紧的。
前面的歌、拍手的调子,秦雯没什么太大的感觉,学起来还挺顺的,但到了最后最关键的吟诵部分,秦雯却微不可察地皱了皱眉。
这首诗实在是太有名了,她一天帮宝玉送东西时,听到过林姑娘吟过这种诗,与社长教的调子并不一样。
“吟诵是很私人的,用什么调都不一定,依字行腔,依韵行调,每个人都能当作曲家。”听到秦雯的疑问,高沁高兴地解答道,“老一辈真正会吟诵的都已经离世了,如今只剩下一些前几年采录的一些视频、音频,我们就跟上面学的。”
“你听听这样行不行,”秦雯说着,回忆起林姑娘当初吟的调子,张口唱了起来。
那声音清灵,带着吴侬软语——秦雯学的是林黛玉,黛玉自小生活在江南,口音自然也是那里的,这轻软的词句飘在空中,就像磁铁一样吸引着大家的耳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