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天文学 > 零号档案 > 第六十一章 零数空间

第六十一章 零数空间

飘天文学 www.piaotian.net,最快更新零号档案 !

    “阴阳之地比较科学的称呼叫做零数空间,既时间与空间相交的点,也就是两世入口。”

    “两世入口?”慧斯说的第一个名词,我就不明白其中奥秘。

    “怎么说呢!”她想了想,接着说道:“也就是所谓光速可以扭曲时空。扭曲的时空连接着另外一个未知地点!跟我之前讲的空间扭曲差不多,只是比空间扭曲更加的复杂罢了!”

    “这些年国外的物理学发展很快,前沿更是不断扩张,吸收融合了许多抽象的概念,比如球形的地球、看不见的电磁场、时间在高速下流动减慢、量子重叠、空间弯曲、黑洞等等。正是这些科学家的大胆猜想,解决了不少千古之谜!”

    “零数空间,因为近几年“多重宇宙”的加入,变得更加神秘莫测,与先前一些经过检验的理论,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配合起来,并且至少达到了一个经验主义科学理论的基本标准:作出预言,当然作出的预言也可能是错误的。”

    “科学家们迄今讨论过多达4种类型独立的平行宇宙。而且关键的已不是多重宇宙是否存在的问题了,而是它们到底有多少个层次。”

    .....

    是否有另一个你正在阅读和本文完全一样的一篇文章?

    那个家伙并非你自己,却生活在一个有着云雾缭绕的高山、一望无际的原野、喧嚣嘈杂的城市,和其它8颗行星一同围绕一颗恒星旋转,并且也叫做“地球”的行星上?

    他(她)一生的经历和你每秒钟都相同,然而也许她此刻正准备放下这篇文章而你却打算看下去。

    这种“分身”的想法听起来奇怪而又很胡扯,但似乎我们不得不接受它,因为它已为各种天文观测的结果所支持。

    离我们大约10的28次方光年之处存在一个和我们银河一模一样的星系,而那其中正有个一模一样的你。虽然这距离大得超乎人们的想象,却毫不影响你的“分身”存在的真实性。

    该想法最初起源于很简单的“自然可能性”,而非现代物理所假设:宇宙在尺寸上无限大,并且象天文观测指出的那样--均匀的分布着物质。既然如此,按照统计学规律便可以断定,所有的事件都会发生无数次:会有无数个孕育人类的星球,它们之中会有和你一摸一样的人--一模一样的长相、名字、记忆甚至和你一模一样的动作、选择--这样的人还不止一个,确切的说,是无穷多个。

    第一层次:视界之外

    所有的平行宇宙组成第一层多重宇宙,这是争论最少的一层。

    所有人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虽然我们此时此刻看不见另一个自己,但换一个地方或者简单地在原地等上足够长的时间以后就能观察到了。

    就像观察海平面以外驶来的船只--观察视界之外物体的情形与此类似。随着光的飞行,可观察的宇宙半径每年都扩大一光年,因此只需要坐在那里等着瞧。当然,你多半等不到另一个宇宙的另一个你发出的光线传到这里那天,但从理论上讲,如果宇宙扩张的理论站得住脚的话,你的后代就有可能用超级望远镜看到它们。

    另一种可能是:空间本身无限,但所有物质被限制在我们周围一个有限区域内--曾经流行的“岛状宇宙”模型。

    这种情形下,第一层多重宇宙里的几乎每个宇宙最终都将变得空空如也,陷入死寂。

    第二层次:膨胀后留下的气泡

    如果第一层多重宇宙的概念不太好消化,那么试着想象下一个拥有无穷组第一层多重宇宙的结构:组与组之间相互独立,甚至有着互不相同的时空维度和物理常量。这些组构成了第二层多重宇宙--被称为“无序的持续膨胀”

    “无序的持续”指的是在最大尺度上的行为。作为一个整体的空间正在被拉伸并将永远持续下去。然而某些特定区域却停止拉伸,由此产生了独立的“气泡”,好像膨胀的烤面包内部的气泡一样。这种气泡有无数个。它们每个都是第一层多重宇宙。

    第二层多重宇宙与第一层的区别非常之大。各个气泡之间不仅初始条件不同,在表观面貌上也有天壤之别。当今物理学主流观点认为诸如时空的维度、基本粒子的特性还有许许多多所谓的物理常量并非基本物理规律的一部分,而仅是一种被称作“对称性破坏”过程的结果而已。

    第三层次:量子平行世界

    第一层和第二层多重宇宙预示的平行世界相隔如此之遥远,超出了天文学家企及的范围。但下一层多重宇宙却就在你我身边。它直接源于著名的、备受争议的量子力学解释--任何随机量子过程都导致宇宙分裂成多个,每种可能性一个。

    量子平行宇宙。当你掷骰子,它看起会随机得到一个特定的结果。然而量子力学指出,那一瞬间你实际上掷出了每一个状态,骰子在不同的宇宙中停在不同的点数。其中一个宇宙里,你掷出了1,另一个宇宙里的你掷出了2。

    然而我们仅能看到全部真实的一小部分--其中一个宇宙。

    但如果我们将之区分成不同视点分别来看待,就会更容易理解。研究它数学方程的物理学家们站在外部的视点,好像飞在空中的鸟审视地面;而生活在方程所描述世界里的观测者则站在内部的视点,就好比被鸟俯瞰的一只青蛙。

    在鸟看来,整个第三层多重宇宙非常简单。只用一个平滑演化的、确定的波函数就能就能描绘它而不引发任何分裂或平行。被这个演化的波函数描绘的抽象量子世界内部却包含了大量平行的经典世界。它们一刻不停的分裂、合并,如同经典理论无法描述的一堆量子现象。

    在青蛙看来,观察者感知的只有全部真相的一小部分。它们能观测到自己所在那个第一层宇宙,但是一种模仿波函数坍塌效果而又保留统一性、被称为“去相干”的作用却阻碍他们观测到与之平行的其他宇宙。

    每当观测者被问及一个问题、做一个决定或是回答一个问题,他大脑里的量子作用就导致复合的结果,诸如“继续读这篇文章”和“放弃阅读本文”。

    在鸟看来,“作出决定”这个行为导致该人分裂成两个,一个继续读文章而另一个做别的去了。

    而在青蛙看来,该人的两个分身都没有意识到彼此的存在,它们对刚才分裂的感知仅仅是经历了个轻微的随机事件。他们只知道“自己”做了什么决定,而不知道同时还有一个“他”做了不同的决定。

    ......